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论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高职毕业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导论第7-2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选题背景第7-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教育收益率的国际研究第10-15页
     ·教育收益率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0-22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0页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2-28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4页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24-25页
     ·前苏联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成果第24-25页
     ·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经济学第25页
   ·人类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假说第25-28页
     ·新经济人假说第26页
     ·人类行为成本函数第26-27页
     ·人类行为收益函数第27页
     ·新成本─收益分析是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有效工具第27-28页
第3章 高职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第28-40页
   ·高职生个人教育投资收益计量模型第29-32页
     ·个人教育投资收益计算模型第29-30页
     ·高职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精确法第30-32页
   ·数据来源第32-40页
     ·对高职教育个人成本和收益的描述分析第32-34页
     ·长沙市高职生个人预期收益所需的数据来源第34-36页
     ·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个人教育成本数据的来源及数据处理第36-40页
第4章 高职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0-53页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第40-44页
     ·就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预期收益第40-43页
     ·高职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算过程第43-44页
   ·高级技能人才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第44-47页
     ·高级技能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成本第44-45页
     ·高级技能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第45-46页
     ·高级技能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第46-47页
   ·两种个人教育收益率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47-48页
     ·两类高职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与国际水平的比较第47页
     ·两类高职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与国内水平的比较第47-48页
     ·两类高职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对比分析第48页
   ·高职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结果对高职教育三个问题的解析第48-49页
     ·高职院校招生生源问题第48-49页
     ·高职生就业和“技工荒”问题第49页
   ·教育收益率以外因素对高职生就业问题的解析第49-53页
     ·研究设计第50页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50-51页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51-53页
第5章 解决高职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第53-57页
   ·重新定位认识高职教育第53-54页
     ·驱除认识高职教育的错误心理第53页
     ·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舆论宣传第53-54页
   ·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第54页
     ·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第54页
     ·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第54页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第54-57页
     ·调整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第54-55页
     ·优化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第55页
     ·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第55-56页
     ·努力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不同地域《茉莉花》演唱风格的探析
下一篇:拟南芥全基因组启动子序列结构特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