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附图索引 | 第9-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智能家居网络简述 | 第12-13页 |
| ·智能家居的概念 | 第12页 |
| ·智能家居网络 | 第12-13页 |
| ·智能家居控制网技术现状 | 第13-16页 |
| ·X-10 | 第13页 |
| ·CEBus | 第13-14页 |
| ·LonWorks | 第14-15页 |
| ·KNX | 第15页 |
| ·ECHONET | 第15-16页 |
| ·几种现有技术比较 | 第16页 |
| ·几种近距离无线网技术 | 第16-19页 |
| ·蓝牙 | 第16页 |
| ·Wi-Fi | 第16-17页 |
| ·IrDA | 第17页 |
| ·UWB | 第17-18页 |
| ·HomeRF | 第18页 |
| ·Z_Wave | 第18-19页 |
| ·ZigBee标准 | 第19-22页 |
| ·ZigBee特点 | 第19页 |
| ·ZigBee和其它应用于家庭控制的技术之间关系 | 第19-21页 |
| ·ZigBee应用于家庭控制网络的优点和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本文工作和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 第2章 ZigBee标准分析 | 第23-43页 |
| ·ZigBee协议概述 | 第23页 |
| ·ZigBee协议层 | 第23-28页 |
| ·物理层 | 第24-25页 |
| ·媒体存取控制层 | 第25页 |
| ·网络层 | 第25-26页 |
| ·应用层 | 第26-27页 |
| ·安全服务支持模块 | 第27-28页 |
| ·协议栈功能分析 | 第28-42页 |
| ·网络拓扑 | 第28-29页 |
| ·绑定 | 第29-30页 |
| ·地址分配 | 第30-32页 |
| ·路由算法 | 第32-35页 |
| ·超帧 | 第35-36页 |
| ·网络数据传输 | 第36-38页 |
| ·帧格式 | 第38-40页 |
| ·网络安全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3章 ZigBee地址分配算法和节点认证机制改进 | 第43-58页 |
| ·家庭控制网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 第43-44页 |
| ·家庭控制网络的地址分配 | 第44-45页 |
| ·ZigBee地址分配算法改进 | 第45-54页 |
| ·子节点链表 | 第45-46页 |
| ·节点加入算法 | 第46-49页 |
| ·节点退出网络算法 | 第49-50页 |
| ·子节点查找算法 | 第50-51页 |
| ·父节点和祖先节点的查找 | 第51页 |
| ·子节点表插入和删除算法 | 第51-53页 |
| ·共享地址分配算法节点数与子节点表存储空间的关系 | 第53页 |
| ·共享地址分配算法与ZigBee地址分配算法比较 | 第53-54页 |
| ·共享地址分配算法在家庭控制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54页 |
| ·ZigBee网络节点认证机制的改进 | 第54-57页 |
| ·ZigBee家庭控制网安全 | 第54-55页 |
| ·安全认证微处理器 | 第55-56页 |
| ·基于对称加密算法的共享密钥认证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ZigBee家庭控制网节点设计与实现 | 第58-76页 |
| ·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 第58-64页 |
| ·MCU电路 | 第58-60页 |
| ·RF电路 | 第60-61页 |
| ·天线 | 第61-63页 |
| ·UART电路 | 第63页 |
| ·数字输入和输出电路 | 第63页 |
| ·模拟输出和外部存储器电路 | 第63-64页 |
| ·电源电路 | 第64页 |
| ·Freescale MAC/PHY库功能简述 | 第64-70页 |
| ·MAC/PHY软件包系统 | 第64-65页 |
| ·服务存取点和MAC API函数 | 第65-68页 |
| ·MLME、MCPS和ASP接口 | 第68-70页 |
| ·网络节点软件编制 | 第70-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 ·论文总结 | 第76页 |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