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黄杨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对策
致谢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珍珠黄杨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珍珠黄杨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 | 第9页 |
·珍珠黄杨及黄杨属当前的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述 | 第10页 |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第10-12页 |
·遗传多样性的度量方法 | 第12-14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方法 | 第17页 |
·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 第17页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基因组DNA 提取及检测 | 第19页 |
·RAPD 扩增条件及反应体系确定 | 第19-23页 |
·扩增产物电泳分析 | 第23页 |
·随机引物筛选 | 第23页 |
·RAPD 电泳结果的纪录 | 第2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引物筛选 | 第24页 |
·RAPD 扩增结果及条带统计 | 第24-25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 | 第25-29页 |
·群体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第29-30页 |
·群体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30-32页 |
·遗传距离(D)和遗传相似性(I) | 第30-32页 |
·聚类分析 | 第32页 |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分析 | 第32页 |
4 讨论 | 第32-41页 |
·基因组DNA 的制备 | 第32-33页 |
·RAPD-PCR 反应的稳定性 | 第33-34页 |
·数据的可比性 | 第34-36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取样策略 | 第35-36页 |
·试验规模 | 第36页 |
·珍珠黄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 第36-39页 |
·珍珠黄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36-37页 |
·珍珠黄杨的遗传分化 | 第37-39页 |
·珍珠黄杨濒危机制和保育策略 | 第39-41页 |
·珍珠黄杨种群濒危的主要表征 | 第39页 |
·珍珠黄杨濒危机制综合分析 | 第39-40页 |
·关于珍珠黄杨保护策略 | 第40-41页 |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41页 |
5 结论 | 第4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