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网格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课题内容 | 第13页 |
| ·课题意义及创新性 | 第13-14页 |
| ·本人工作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工作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16-34页 |
| ·网格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 ·服务网格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服务网格的体系结构—OGSA | 第18-21页 |
| ·服务网格的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 ·体系结构的两大支撑技术 | 第20-21页 |
| ·Web 服务资源框架(Web Service Resource Framework, WSRF) | 第21-24页 |
| ·WSRF 的优势 | 第22-23页 |
| ·WS-Notification | 第23-24页 |
| ·Globus Toolkit 4 | 第24-26页 |
| ·GT4 的新特性 | 第24-25页 |
| ·GT4 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25-26页 |
| ·OGSA 与 WSRF 和 GT4 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 ·OGSA 与 WSRF 的关系 | 第26-27页 |
| ·OGSA 与 WSRF 和 GT4 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7页 |
| ·网格调度技术现状 | 第27-31页 |
| ·服务调度技术现状 | 第28-29页 |
| ·作业调度技术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 ·网格调度容错机制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 ·本节小结 | 第31页 |
| ·本课题的总体架构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调度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4-55页 |
| ·调度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4-35页 |
| ·调度系统(SSOG)的功能模块 | 第35-36页 |
| ·信息服务模块的设计 | 第36-42页 |
| ·主动通知机制 | 第36页 |
| ·信息的查询 | 第36-40页 |
| ·信息服务 | 第40-42页 |
| ·优化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42-49页 |
| ·优化处理模块的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 ·优化处理模块的执行流程 | 第44-45页 |
| ·服务规模优化的类型 | 第45页 |
| ·范围型服务信息表的设计 | 第45-46页 |
| ·数据文件类型 | 第46页 |
| ·优化处理模块的处理流程 | 第46-49页 |
| ·本节小结 | 第49页 |
| ·调度模块的设计 | 第49-50页 |
| ·服务调度模块的设计 | 第49-50页 |
| ·作业调度模块的设计 | 第50页 |
| ·容错机制模块的设计 | 第50-51页 |
| ·网格门户 Portal 与调度系统 | 第51-54页 |
| ·网格门户 Portal 对调度系统的支持 | 第51-52页 |
| ·调度系统对 Portal 的支持 | 第52页 |
| ·Portal 与调度系统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网格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55-78页 |
| ·网格调度策略 | 第55页 |
| ·实验平台 | 第55-56页 |
| ·网格平台的安全机制 | 第56页 |
| ·数据传输 | 第56页 |
| ·调度模块的自动执行流程 | 第56-58页 |
| ·服务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58-69页 |
| ·设计思想 | 第58-60页 |
| ·动态选择资源模型 | 第60-62页 |
| ·实验设计与分析 | 第62-69页 |
| ·本节小结 | 第69页 |
| ·作业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69-77页 |
| ·设计思想 | 第70-71页 |
| ·作业相似性标准 | 第71-74页 |
| ·算法描述与流程 | 第74-75页 |
| ·实验测试 | 第75-77页 |
| ·本节小结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五章 网格容错机制的设计 | 第78-87页 |
| ·容错机制模块(FFTM)的目标 | 第78页 |
| ·容错机制模块的实现准则 | 第78-79页 |
| ·任务失败原因的分析 | 第79页 |
| ·容错机制模块的相关概念 | 第79-81页 |
| ·两种处理策略 | 第79页 |
| ·网格资源的分类 | 第79-80页 |
| ·网格任务的分类 | 第80-81页 |
| ·可修复的工作流描述文件 | 第81页 |
| ·信息服务的支持 | 第81-82页 |
| ·保留资源集中候选资源的标准 | 第82页 |
| ·容错机制的处理流程 | 第82-83页 |
| ·自动处理策略(Automatic Process Policy, AP) | 第83-85页 |
| ·自动处理策略的的设计思想 | 第83-84页 |
| ·自动处理流程 | 第84-85页 |
| ·用户指定处理策略(User Designation Policy,UD)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7-89页 |
| ·总结 | 第87页 |
| ·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详细摘要 | 第97-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