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11-13页
第二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概述及国内外典型案例第13-23页
   ·区域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3-19页
     ·区域分工理论第13-14页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第14-17页
     ·区域合作理论第17-18页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第18-19页
   ·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第19-23页
     ·国内典型案例第19-21页
     ·国外典型案例第21-22页
     ·对中部地区区域联动发展的启示第22-23页
第三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困境第23-40页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的比较第23-30页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比较第23-26页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后劲的比较第26-30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行性第30-35页
     ·中部六省发展背景的相似形第30-31页
     ·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整体性第31页
     ·中部地区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第31-32页
     ·中部地区区域资源禀赋的互补性第32-34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性第34-35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困境第35-40页
     ·行政分割严重,区域经济利益冲突多第35-36页
     ·经济整体性差,内部开放度不够第36-37页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重复配置严重第37-38页
     ·中心城市功能不足,聚合力和辐射力小第38页
     ·交通、通讯网络体系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度低第38-40页
第四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第40-52页
   ·中部地区区域分工机制第40-44页
     ·区域利益主体博弈行为的具体表现第40-41页
     ·中部地区区域分工机制的博弈分析第41-44页
   ·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第44-48页
     ·“囚徒困境”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第44-46页
     ·模型的扩展:中部地区区域持续合作的条件第46页
     ·模型的启示: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第46-48页
   ·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第48-52页
     ·建立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第48-49页
     ·协调机制的可行性第49-50页
     ·协调机制的有效性第50-52页
第五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第52-62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步骤第52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重点第52-56页
     ·拉长产业链第53页
     ·构筑城市群第53-54页
     ·激活科技源第54页
     ·推动大物流第54-55页
     ·搞活大市场第55-56页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第56-62页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第56页
     ·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区域性市场体系第56-57页
     ·重视区域联动的制度建设,形成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第57-58页
     ·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发挥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第58页
     ·完善区域交通、通讯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对接第58-59页
     ·协同开发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第59-60页
     ·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整体实力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烹饪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城市化差异及动力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