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化学论文

黄、东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及铝、钛的形态分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0 前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9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第12-19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第12-13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分析方法第13-14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总体分布及污染状况第14-16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第16-18页
       ·形态分析在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陆架区沉积物物源的研究第19-20页
   ·沉积物中“过剩铝”的初步研究第20-23页
     ·“过剩铝”的定义第20-21页
     ·沉积物中“过剩铝”的分布及研究进展第21-23页
   ·论文的科学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2 实验部分第24-35页
   ·仪器设备第24-25页
   ·试剂第25-26页
   ·试剂制备第26-27页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第27-28页
   ·沉积物的全样消化及消化液中金属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沉积物的消化方法第28-29页
     ·消化液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第29页
     ·精密度及回收率第29页
   ·沉积物的逐级提取及金属的测定第29-35页
     ·提取液中铝的测定第29-31页
       ·水相中铝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9-30页
       ·样品中Al 的分析第30-31页
     ·提取液中钛浓度的测定第31-32页
     ·沉积物的逐级提取方法:第32-34页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32-33页
         ·固/液比第32-33页
         ·洗涤方法第33页
       ·逐级提取的精密度及回收率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3 黄、东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第35-6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5-39页
     ·黄、东海海域水文特征第35-37页
     ·河流输入第37页
     ·黄东海的沉积类型第37-39页
   ·金属元素的分布第39-61页
     ·长江口附近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第39-41页
     ·典型站位柱状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第41-61页
       ·长江口附近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第41-44页
       ·东海浙江近岸E5 站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第44-48页
       ·黄海中部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第48-53页
       ·东海中部E6站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第53-56页
       ·东海陆架边缘P4 站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第56-61页
   ·小结第61-62页
4 Al、Ti 的形态分布及黄、东海陆架区“过剩铝”的初探第62-76页
   ·黄河、长江及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Al/Ti 比值的比较第62-65页
     ·黄河、长江沉积物中的Al/Ti 比值第62-63页
     ·长江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l/Ti比值的分布第63-64页
     ·黄东海陆架区柱状沉积物中Al/Ti比值的分布第64-65页
   ·黄、东海沉积物中Al、Ti 的形态分布第65-70页
     ·黄、东海沉积物中Al 的形态分布第65-67页
     ·黄、东海沉积物中Ti 的形态分布第67-68页
     ·各结合态中的 Al/Ti 比值第68-70页
   ·我国陆架区沉积物中“过剩铝”的初步研究第70-72页
     ·Al/Ti 比值与 Al 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分布的关系第70-71页
     ·Al/Ti 比值及其反演生产力作用机理的初探第71-72页
   ·小结第72-76页
5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眼球体积随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及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一篇:基于类比学习的人名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