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品牌建设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引论 | 第13-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3-18页 |
| ·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3-14页 |
| ·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4-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学校品牌建设概述 | 第21-29页 |
| ·何谓品牌 | 第21-24页 |
| ·什么是品牌 | 第21-23页 |
| ·品牌的功能 | 第23-24页 |
| ·何谓学校品牌 | 第24-27页 |
| ·什么是学校品牌 | 第25-27页 |
| ·学校品牌的内涵 | 第27页 |
| ·学校品牌的功能 | 第27页 |
| ·何谓学校品牌建设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依据 | 第29-35页 |
| ·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 ·现实依据 | 第30-35页 |
| ·变革时代的特性 | 第30-32页 |
| ·学校变革的思路 | 第32-33页 |
| ·学校自身的特性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主体 | 第35-39页 |
| ·学校管理者 | 第35-36页 |
| ·校长品牌意识与学校品牌建设 | 第35页 |
| ·品牌校长与品牌学校 | 第35-36页 |
| ·教师 | 第36-37页 |
| ·教师品牌意识与学校品牌建设 | 第36页 |
| ·品牌教师与品牌学校 | 第36-37页 |
| ·学生 | 第37-39页 |
| ·学生整体素养与学校品牌建设 | 第37页 |
| ·品牌学生与品牌学校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目标 | 第39-41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长期目标 | 第39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短期目标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容 | 第41-47页 |
| ·指向学校内部的学校品牌建设内容 | 第41-45页 |
| ·精神层面 | 第42-44页 |
| ·物质层面 | 第44-45页 |
| ·行为层面 | 第45页 |
| ·指向学校外部的学校品牌建设内容 | 第45-47页 |
| ·社会效应 | 第46页 |
| ·“消费者”效应 | 第46-47页 |
| 第七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原则 | 第47-49页 |
| ·生命原则 | 第47-48页 |
| ·质量原则 | 第48页 |
| ·个性原则 | 第48-49页 |
| 第八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和策略 | 第49-54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 | 第49-50页 |
| ·学校品牌建设过程的本质 | 第49页 |
| ·学校品牌建设过程的阶段 | 第49-50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 | 第50-54页 |
| ·指向学校内部的学校品牌建设策略 | 第50-53页 |
| ·指向学校外部的学校品牌建设策略 | 第53-54页 |
| 第九章 学校品牌建设的保障 | 第54-57页 |
| ·制度的保障 | 第54页 |
| ·过程的保障 | 第54-55页 |
| ·实施的保障 | 第55-57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内部沟通 | 第55页 |
| ·学校品牌建设的外部沟通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