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概述第8-18页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8-9页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第9-11页
   ·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11-16页
     ·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意义第11-13页
     ·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2章 试验介绍第18-37页
   ·试验目的第18页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第18-20页
   ·试验方案第20-26页
     ·试验加载方案第20-23页
     ·量测方法和测点布置第23-26页
   ·试验过程及现象第26-30页
     ·9根推出试验第26-27页
     ·3根节点推出试件第27-28页
     ·轴心受力构件第28-30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30-36页
     ·推出试件的P-S曲线及其特征第30-32页
     ·3根带节点推出构件的P-S曲线及其特征第32-33页
     ·2根轴心受压构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第33-34页
     ·推出试验外钢管应变测试结果分析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第3章 界面粘结强度研究第37-63页
   ·粘结强度的定义第37-38页
     ·极限粘结荷载的定义第37页
     ·平均粘结强度的定义第37-38页
   ·粘结应力沿传递长度的分布规律第38-41页
     ·粘结应力基本方程第38-39页
     ·粘结应力沿柱高的分布规律第39-41页
   ·界面粘结作用的机理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6页
     ·界面粘结力的组成第41-42页
     ·钢管混凝土粘结作用的机理分析第42-43页
     ·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第43-46页
   ·粘结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第46-54页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第46-47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灰色关联因素和灰色关联算子第48-50页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第50-51页
     ·灰色关联序第51页
     ·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第51-54页
     ·小结第54页
   ·粘结强度计算公式的统计回归第54-58页
     ·粘结强度公式第54页
     ·钢管表面状况影响系数k的确定第54-55页
     ·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5-57页
     ·粘结强度的验算方法第57-58页
   ·临界传递长度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4章 推出试验的ANSYS模拟第63-74页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ANSYS程序介绍第63-65页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63页
     ·ANSYS软件及单元介绍第63-65页
   ·推出试验的ANSYS模拟方法第65-69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5页
     ·单元选取和材料性质第65-68页
     ·网格划分第68页
     ·边界条件及荷载第68页
     ·ANSYS求解第68-69页
   ·ANSYS计算结果分析第69-72页
     ·荷载—加载端、自由端滑移曲线第69-70页
     ·钢管与混凝土的Von.Mises等效应力云图第70-72页
     ·粘结强度和极限滑移值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第5章 粘结作用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4-92页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第74-77页
     ·核心混凝土的受力特点第74-77页
     ·外部钢管的受力特点第77页
   ·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ANSYS分析第77-86页
     ·ANSYS模型的几何参数及材料属性第77-78页
     ·ANSYS建模第78-80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0-86页
   ·钢管先受力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第86-88页
   ·混凝土受力的方钢管约束混凝土受力性能研究第88-90页
     ·构件极限分析的基本假设第88页
     ·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第88-90页
     ·极限承载力公式分析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主要结论第92-93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93-94页
附录第94-95页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对象空间模型的地图符号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