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过程中隧洞围岩应力释放规律及软岩支护时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绪论 | 第7-13页 |
·引言 | 第7-8页 |
·围岩变形规律的研究和应用 | 第8-9页 |
·围岩应力释放的研究和应用 | 第9-10页 |
·支护时机的研究和应用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不同地质条件下围岩随掌子面推进的变形规律分析 | 第13-27页 |
·引言 | 第13页 |
·预埋多点位移计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 | 第13-20页 |
·紫坪铺导流洞工程 | 第13-17页 |
·武都水库导流洞工程 | 第17-20页 |
·引红济石工程太白引水洞 | 第20-23页 |
·对比分析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隧洞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51页 |
·引言 | 第27-29页 |
·位移释放系数的概念和定义 | 第27-28页 |
·灵敏度的概念和定义 | 第28-29页 |
·岩体参数对围岩位移的影响研究 | 第29-30页 |
·模型选取和方案设计 | 第30-35页 |
·分析范围的确定 | 第30页 |
·模型选取 | 第30-33页 |
·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隧洞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8页 |
·圆型洞室 | 第35-44页 |
·城门洞型 | 第44-47页 |
·计算结果整理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1页 |
4、隧洞围岩应力释放系数与掌子面位置间关系的研究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页 |
·二维分析模型 | 第51-54页 |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荷载模拟 | 第52-53页 |
·方案选取 | 第53-54页 |
·应力释放系数和掌子面推进位置关系研究 | 第54-59页 |
·位移释放系数和掌子面推进位置关系分析 | 第54-56页 |
·围岩位移释放系数与应力释放系数关系分析 | 第56-57页 |
·围岩应力释放系数与掌子面位置关系分析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5、软岩洞室支护时机的探索 | 第61-79页 |
·引言 | 第61页 |
·支护时机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 第61-63页 |
·支护时机的概念 | 第61-62页 |
·支护时机的物理意义 | 第62-63页 |
·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和支护作用原理 | 第63-66页 |
·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分析 | 第63-65页 |
·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原理 | 第65-66页 |
·支护时机的确定 | 第66-76页 |
·支护时机物理意义上的确定 | 第67页 |
·支护时机的解析法确定 | 第67-73页 |
·支护时机的数值方法确定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9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隧洞围岩位移释放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79-80页 |
·隧洞围岩应力释放系数与掌子面位置关系的研究 | 第80页 |
·软岩洞室支护时机的探索研究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笔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实践工作和主要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