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摄像整纬装置的以太网智能控制节点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整纬仪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整纬仪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页 |
·国内外整纬仪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整纬控制算法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摄像整纬仪的构架设计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纬斜的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 第16-22页 |
·纬斜的概念 | 第16-18页 |
·典型机织物的纬斜机理 | 第18-21页 |
·纬斜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 第21-22页 |
·摄像整纬仪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整纬仪整机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自动控制部分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纬斜检测 | 第26-32页 |
·引言 | 第26页 |
·傅氏变换幅度谱的自配准性质 | 第26-27页 |
·基于统计的织物纬斜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傅氏变换幅度谱的二值化 | 第28页 |
·基于统计方法织物纬斜计算 | 第28-29页 |
·算法流程 | 第29-30页 |
·算法适应性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免疫模糊控制器的整纬控制分析与设计 | 第32-47页 |
·引言 | 第32页 |
·整纬仪控制原理 | 第32-38页 |
·织物的纬斜及其矫正 | 第33-35页 |
·整纬控制系统的偏差 | 第35-36页 |
·整纬控制系统的输出量 | 第36-37页 |
·整纬控制精度评估方法 | 第37-38页 |
·免疫模糊 PID整纬控制器的设计 | 第38-41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38页 |
·免疫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免疫模糊 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39-41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41-43页 |
·阶跃响应下系统适应性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形态的矫正效果分析 | 第43页 |
·智能整纬控制的实际应用 | 第43-45页 |
·RSZW整纬仪控制原理 | 第43-45页 |
·RSZW整纬仪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页 |
·实施效果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整纬网络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第47-61页 |
·引言 | 第47页 |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47-48页 |
·面向以太网的整纬仪控制硬件系统设计 | 第48-58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9-50页 |
·主要组成部分 | 第50-52页 |
·主要电路和接口设计 | 第52-56页 |
·基于 DSP的嵌入式 TCP/IP协议 | 第56-58页 |
·面向以太网的整纬仪控制软件系统设计 | 第58-60页 |
·整纬仪的工作模式 | 第58-59页 |
·主要命令帧以及数据帧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申请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