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 | 第9-10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第12-19页 |
| ·港口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产生原因、特点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13-14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原因 | 第14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第14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简介及在港口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 第19-46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 | 第19-25页 |
|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20-21页 |
| ·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和计算 | 第21-25页 |
| ·系统动力学在港口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 第25-46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初定 | 第25-27页 |
| ·根据港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建立流位流率系 | 第27-28页 |
| ·根据流位流率系确定流位流率的定性分析二部分图 | 第28-31页 |
| ·根据定性分析二部分图和各流位控制各流率的辅助变量逐一建立各入树 | 第31-38页 |
| ·根据各流位流率入树图求出各阶反馈环 | 第38-42页 |
| ·根据各流位流率入树图建立数学方程 | 第42-45页 |
| ·港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结果判断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应用案例——浙江港口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46-66页 |
| ·浙江港口概况 | 第46-47页 |
| ·航道 | 第46页 |
| ·岸线 | 第46-47页 |
| ·港口基础设施 | 第47页 |
| ·港口生产情况 | 第47页 |
| ·浙江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确定及数据的收集 | 第47-57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8页 |
| ·指标数据的收集 | 第48-57页 |
| ·浙江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计算 | 第57-62页 |
| ·港口环境综合流位流率图 | 第58页 |
| ·港口经济综合流位流率图中 | 第58-60页 |
| ·港口技术能力综合流位流率图中 | 第60-61页 |
| ·港口社会文化综合流位流率图中 | 第61-62页 |
| ·浙江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62页 |
| ·提高浙江港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建议 | 第62-66页 |
| ·搞好浙江港口发展计划,优化港口布局 | 第62-63页 |
| ·强化服务,提升竞争力,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 | 第63页 |
| ·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港口文化建设,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 | 第63页 |
|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区 | 第63-64页 |
| ·统一规划,强强联合 | 第64页 |
| ·因势利导,消除联合阵痛 | 第64页 |
| ·进一步改善口岸环境 | 第64-65页 |
| ·加快开发配套工作 | 第65页 |
| ·拓展多元投资渠道,提高驾驭风险能力 | 第65页 |
|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打造节约型港口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