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人员疏散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外人员疏散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对疏散时间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本文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人员疏散的计算分析 | 第18-41页 |
·疏散过程简介 | 第18-19页 |
·经验公式方法 | 第19-24页 |
·疏散开始时间 | 第19-21页 |
·到达出口的步行时间 | 第21-22页 |
·通过出口的时间 | 第22-23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安全疏散的计算机模拟 | 第24-40页 |
·计算机模型的概况 | 第24-28页 |
·有关疏散软件的比较 | 第2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安全疏散判定准则及影响因素 | 第41-63页 |
·火灾时人员疏散安全性判定准则 | 第41-46页 |
·判定准则 | 第42页 |
·火灾达到危险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结合崇明隧道分析火灾烟气和温度扩散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 | 第46-53页 |
·火灾的规模 | 第46-48页 |
·火灾发生的位置 | 第48-52页 |
·机械排烟量 | 第52-53页 |
·结合崇明隧道分析疏散的影响因素 | 第53-61页 |
·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时间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确认、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 | 第54页 |
·对疏散行动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54-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判断崇明隧道的疏散排烟系统合理性 | 第63-79页 |
·安全疏散设计所采用的方法 | 第63页 |
·火灾场景的设计 | 第63-66页 |
·火灾发生的位置 | 第63-64页 |
·火灾增长速率 | 第64页 |
·最大火灾规模 | 第64-65页 |
·采用的排烟措施 | 第65-66页 |
·针对上述火灾场景评估分析 | 第66-78页 |
·评估目标 | 第66页 |
·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判定准则 | 第66页 |
·评估方法 | 第66-70页 |
·模拟计算及分析 | 第70-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崇明隧道防灾救援策略 | 第79-91页 |
·隧道火灾预防救援的基本原则 | 第79页 |
·崇明越江隧道火灾预防救援的措施 | 第79-90页 |
·崇明隧道防灾措施 | 第79-87页 |
·崇明隧道救援措施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