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塑料盐浴热解制取燃料油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4页
   ·废塑料的处理方法第11-13页
     ·填埋法第11页
     ·焚烧法第11-12页
     ·再生法第12页
     ·热解法第12-13页
   ·国内外废旧塑料回收状况第13-14页
   ·废旧塑料的热解第14-16页
     ·热裂解第15页
     ·催化热解第15-16页
     ·热解-催化改质法第16页
   ·其它处理废塑料的化学方法第16-18页
     ·超临界水裂解法第16-17页
     ·与煤共液化裂解法第17-18页
     ·与煤焦油共液化裂解法第18页
   ·废塑料热解催化剂第18-24页
     ·废塑料热解催化剂分类第18-22页
       ·分子筛或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第18-20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20-22页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2-24页
       ·催化剂的酸位影响第22-24页
       ·催化剂孔径的影响第24页
       ·催化剂晶粒的影响第24页
   ·废塑料热解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24-29页
     ·反应动力学第24-25页
     ·热解反应机理第25-29页
       ·无催化剂的热解机理第25-27页
       ·催化热解反应机理第27-29页
   ·热解产物油品分析第29-32页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第29-30页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第30-31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第31页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第31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1-32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塑料的盐浴热解研究第34-56页
   ·实验部分第34-38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4-35页
     ·实验流程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各原料和产物的表征及分析第36-38页
       ·塑料的热重分析(TGA)第36页
       ·气相产物第36页
       ·液相产物第36-38页
       ·残留固体分析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54页
     ·盐浴热载体的选择第38-39页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热失重特性第39-40页
     ·气相产物分析第40-45页
     ·液相产物分析第45-48页
       ·液相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第45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汽油组分的色-质联用分析第46-48页
     ·残余固体分析第48-49页
     ·盐浴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49-51页
     ·盐料比对反应的影响第51页
     ·盐浴热解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1-52页
     ·盐浴热解程序升温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2-53页
     ·汽油组分的辛烷值(RON)第53-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盐浴热解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56-74页
   ·仪器和试剂第57-58页
   ·催化剂制备第58-59页
     ·共沉淀法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第58-59页
       ·实验方案的制定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59页
     ·浸渍法氧化锡催化剂的制备第59页
       ·实验方法第59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9-62页
     ·表面形貌AFM、SEM分析第59-60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60页
     ·X射线衍射(XRD)第60-61页
     ·骨架振动红外光谱(FT-IR)第61页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61页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第61-62页
     ·比表面积测试第62页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62-71页
     ·共沉淀TiO_2/Al_2O_3催化剂第62-67页
       ·AFM、SEM分析第62-64页
       ·XRD分析第64页
       ·NH3-TPD和CO_2-TPD表征第64-66页
       ·孔径分布第66页
       ·比表面积测定第66-67页
     ·负载型二丁基氧化锡(Bu_2SnO)催化剂第67-71页
       ·XPS分析第67-68页
       ·XRD分析第68-69页
       ·FT-IR分析第69页
       ·NH3-TPD和CO_2-TPD表征第69-70页
       ·孔径分布第70-71页
   ·分子筛催化剂第71-73页
     ·4A分子筛的NH_3-TPD和CO_2-TPD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塑料的催化盐浴热解研究第74-89页
   ·实验部分第75-77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75页
     ·实验流程第75页
     ·实验方法第75-76页
     ·各产物的表征及分析第76-77页
       ·气相产物第76-77页
       ·汽油组分红外光谱分析第77页
       ·汽油组分的色-质联用分析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88页
     ·产物分析与表征结果第77-79页
       ·气相组成第77-78页
       ·汽油组分的红外光谱第78-79页
       ·汽油的色-质分析第79页
     ·一段法工艺第79-81页
     ·二段法工艺第81-87页
       ·催化温度对气相收率的影响第81-82页
       ·催化温度对液相收率及组成的影响第82-83页
       ·催化温度对催化剂积炭率的影响第83-84页
       ·催化温度对辛烷值的影响第84-85页
       ·盐浴热解、一段法、二段法的比较第85-86页
       ·盐浴热解-催化改质的正交优化实验条件第86-87页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五章 盐浴热解机理和动力学第89-104页
   ·盐浴热解机理第90-98页
     ·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的盐浴热解及催化改质机理第90-96页
       ·自由基反应机理第91-92页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第92-96页
     ·聚苯乙烯的盐浴热解及催化改质机理第96-98页
       ·自由基反应机理第96-97页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第97-98页
   ·盐浴热解动力学第98-103页
     ·模型的建立第98-100页
     ·塑料盐浴热解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计算第100-101页
       ·模型参数的解析解第100-101页
       ·模型参数的数值解第101页
     ·模型的应用第101-102页
     ·模型验证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塑料在有机相中的酶降解第104-120页
   ·实验部分第105-110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05-106页
     ·实验过程第106-110页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106-107页
       ·包衣剂的合成第107-108页
       ·包衣酶的制备第108-109页
       ·包衣酶中酶含量测定第109-110页
       ·环氧丙烷改良型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分析第110页
       ·塑料在有机相中的酶降解第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15页
     ·改良型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分析第110-111页
     ·有机溶剂的影响第111-112页
     ·酶源的影响第112页
     ·环氧丙烷加成数的影响第112-113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113-114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114-115页
   ·包衣酶的稳定性第115-119页
     ·包衣酶的热稳定性第115-116页
     ·包衣酶的热失活特性第116页
     ·包衣酶的失活动力学第116-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干和相关奇点光学效应研究
下一篇:小鼠TAp63γ的原核表达、纯化、结构及功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