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村民政治参与动机分析 | 第12-13页 |
·影响村民政治参与因素分析 | 第13页 |
·构建村民政治参与机制分析 | 第13-15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总体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政治参与的内涵 | 第16-18页 |
·政治参与的形式和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 第19-20页 |
·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 | 第20-22页 |
·政治参与影响社会稳定 | 第20页 |
·政治参与影响执政合法性 | 第20页 |
·政治参与影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 第20-22页 |
3 基层农村自治背景下村民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 第22-36页 |
·政治参与主体—村民 | 第22-27页 |
·实质型的政治参与主体 | 第22-24页 |
·异化型的政治参与主体 | 第24-27页 |
·村民政治参与过程 | 第27-32页 |
·合理化的村民政治参与过程 | 第28-29页 |
·异化的村民政治参与过程 | 第29-32页 |
·指导者的权限 | 第32-36页 |
·指导者在合法范围内指导村民政治参与 | 第32-33页 |
·指导者干预村民政治参与 | 第33-36页 |
4 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 第36-46页 |
·政治环境因素,是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 第36-39页 |
·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 第36-38页 |
·乡镇与村庄关系不明晰 | 第38-39页 |
·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的经济因素 | 第39-40页 |
·文化环境因素 | 第40-42页 |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负面方面的影响 | 第40-42页 |
·村民民主观念、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不强 | 第42页 |
·参与主体的因素 | 第42-46页 |
·参与主体的经济状况 | 第43页 |
·参与主体的受教育状况 | 第43-44页 |
·参与主体的动机 | 第44-46页 |
5 完善村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 第46-57页 |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村民政治参与提供经济保障 | 第46-48页 |
·合理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 第48-51页 |
·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 | 第49-50页 |
·相信群众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管理好村庄 | 第50-51页 |
·完善《村组法》,为村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制保障 | 第51-53页 |
·明确村委会与村党委的关系 | 第51-52页 |
·限制上级乡镇政府干预村集体事务的行为 | 第52页 |
·取消连选连任制度,废除村干部终身制 | 第52-53页 |
·厘清乡镇与村庄关系,明确乡镇政府的特定地位和职能 | 第53-54页 |
·扩大社会交往,培养村民民主理念和法制意识 | 第54-57页 |
6 结论 | 第57-63页 |
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9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