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传统起动的缺陷 | 第10-12页 |
§1-3 软起动 | 第12-13页 |
1-3-1 液阻软起动 | 第12页 |
1-3-2 磁控软起动 | 第12-13页 |
1-3-3 电力电子器件软起动 | 第13页 |
§1-4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异步电机软起动原理及软起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 第15-26页 |
§2-1 异步电机的起动过程分析 | 第15-16页 |
§2-2 异步电机软起动 | 第16-17页 |
§2-3 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策略 | 第17-19页 |
§2-4 异步电机软起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 第19-25页 |
2-4-1 异步电机软起动电路的建模 | 第19-24页 |
2-4-2 仿真结果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晶闸管交流调压触发方案的研究 | 第26-37页 |
§3-1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3-1-1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主回路及有限状态机模型 | 第26-27页 |
3-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移相范围 | 第27-29页 |
§3-2 三路触发和六路触发方案 | 第29-31页 |
3-2-1 三路触发和六路触发方案的组成 | 第29-30页 |
3-2-2 三路触发和六路触发方案的比较 | 第30-31页 |
§3-3 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方案 | 第31-32页 |
3-3-1 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方案的组成 | 第31页 |
3-3-2 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的稳定性 | 第31-32页 |
§3-4 触发方案的改进 | 第32-33页 |
3-4-1 电压同步宽脉冲触发方案 | 第32-33页 |
3-4-2 用电流信号限位的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方案 | 第33页 |
§3-5 三种触发方案对鼠笼电动机负载的仿真研究 | 第33-36页 |
3-5-1 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33-34页 |
3-5-2 电压同步宽脉冲触发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34-35页 |
3-5-3 用电流信号限位的电压同步双脉冲触发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35-36页 |
§3-6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软起动器触发系统的实现 | 第37-45页 |
§4-1 同步电路的设计 | 第37-38页 |
§4-2 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 | 第38-42页 |
4-2-1 可靠区间的确定 | 第38-40页 |
4-2-2 起始触发角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3 触发脉冲产生电路的实现 | 第41-42页 |
§4-3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42-44页 |
4-3-1 脉冲变压器触发隔离电路 | 第42-43页 |
4-3-2 直接光触发隔离电路 | 第43页 |
4-3-3 间接光触发隔离电路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PROFIBUS-DP 在电动机软起动器中的应用 | 第45-53页 |
§5-1 PROFIBUS 现场总线概述 | 第45-46页 |
5-1-1 PROFIBUS 现场总线的简介 | 第45页 |
5-1-2 PROFUIBUS 协议结构 | 第45-46页 |
5-1-3 PROFIBUS 的存取协议 | 第46页 |
§5-2 PROFIBUS-DP 通信接口设计 | 第46-50页 |
5-2-1 PROFIBUS-DP 协议的实现方法 | 第46-47页 |
5-2-2 PROFIBUS-DP 协议芯片 SPC3 | 第47-48页 |
5-2-3 PROFIBUS-DP 通信接口硬件设计 | 第48-49页 |
5-2-4 PROFIBUS-DP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5-3 软起动器PROFIBUS-DP 应用协议 | 第50-52页 |
§5-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