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渤海湾的生态环境压力与管理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相关研究进展第9-1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渤海湾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第12-27页
   ·区域概况第12页
   ·渤海湾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第12-22页
     ·人口的增加第13页
     ·社会经济发展第13-15页
     ·海岸带开发活动第15-16页
     ·入海污染物通量的增加第16-17页
     ·入海径流量的减少第17-20页
     ·入海沙量的减少第20页
     ·渔业的过度捕捞第20-22页
   ·渤海湾环境压力的区域响应第22-25页
     ·近海污染加剧第22页
     ·赤潮灾害频繁发生第22-23页
     ·渔业资源衰退第23-24页
     ·盐度增高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渤海湾水质的空间变异性分析第27-43页
   ·空间变异分析模型第27-33页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第28-29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导出主因子第29-30页
     ·计算各特征值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30-31页
     ·主因子得分计算第31-32页
     ·聚类分析第32-33页
   ·渤海湾水质的空间变异性分析第33-39页
     ·2003 年空间变异性分析第33-37页
     ·2004 年空间变异性分析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3页
第四章渤海湾污染总量控制研究第43-53页
   ·污染负荷模型第43-44页
     ·渤海湾主要污染源特征第43页
     ·海岸带污染负荷预测方法第43-44页
   ·水质响应模型第44-45页
   ·线性规划模型第45-46页
     ·决策变量第46页
     ·目标函数第46页
     ·约束条件第46页
   ·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模型第46-48页
     ·渤海湾环境功能区划与海域水质控制目标第46-47页
     ·污染总量控制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第47-48页
   ·渤海湾污染总量控制第48-52页
     ·渤海湾近岸海域响应系数第48-49页
     ·各排污口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第49-51页
     ·线性规划优化允许排放量第51-52页
   ·污染物入海削减量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缓解渤海湾生态环境压力对策研究第53-58页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对策第53-55页
     ·制定切实可行的水污染控制目标第53页
     ·加强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第53-54页
     ·加强污水资源化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第54页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54页
     ·实施生态修复技术第54页
     ·合理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第54页
     ·增强全民参与的意识第54-55页
   ·减污对策的实施第55页
   ·增流对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可行性分析第55-57页
     ·渤海湾水量平衡分析第55-56页
     ·特征年水量平衡分析第56-57页
     ·增流的可行性分析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成果与结论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重构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FDI在中国银行业的技术外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