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光子晶体概念 | 第10页 |
| ·光子晶体色散方面的应用 | 第10-19页 |
| ·全角度负折射现象 | 第12-18页 |
| ·人造表面等离子体波 | 第18-19页 |
| ·关于本论文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断面切割对负折射光子晶体平板成像的影响 | 第22-29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等效负折射率为n_(eff)=-1的光子晶体 | 第23-25页 |
| ·断面切割对成像的影响 | 第25-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平面波与负折射光子晶体中Bloch波的耦合 | 第29-40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数值方法 | 第30-32页 |
| ·负折射光子晶体的耦合效率 | 第32-37页 |
| ·结论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负折射光子晶体的聚焦特性 | 第40-54页 |
| ·引言 | 第40-42页 |
| ·数值方法 | 第42-44页 |
| ·透射谱和相位谱 | 第44-50页 |
| ·负折射的聚焦效应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负折射光子晶体组成的开口谐振腔 | 第54-61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光子晶体开放谐振腔的设计 | 第54-57页 |
| ·开放谐振腔的谐振模及其应用 | 第57-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理想金属表面的负折射效应和次波长成像 | 第61-68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人造表面等离子体中的色散关系 | 第61-63页 |
| ·表面波的次波长成像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第七章 局域波导共振模在异常透射中的作用 | 第68-75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异常透射现象 | 第69-73页 |
| ·实际金属情况下的异常透射现象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第八章 局域在一维周期性金属表面中的次波长超慢波导模 | 第75-82页 |
| ·引言 | 第75-76页 |
| ·人造等离子体波导中的波导模 | 第76-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 附录A 相关数学公式和证明 | 第92-94页 |
| A.1 光子晶体的本征态 | 第92页 |
| A.2 半无限空间的反射矩阵((R|-)_∞~+)~- | 第92-9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94-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