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音色感知的行为和脑电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音色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 ·音色定义与音色感知 | 第11-13页 |
| ·音色定义 | 第11页 |
| ·听觉的神经机制 | 第11-12页 |
| ·音色感知 | 第12-13页 |
| ·音色相关的音乐学理论 | 第13-15页 |
| ·音乐体系 | 第13页 |
| ·乐器类型 | 第13-14页 |
| ·ESF 模型 | 第14-15页 |
| ·音色感知的实验研究 | 第15-18页 |
| ·行为研究 | 第15-16页 |
| ·电生理研究 | 第16-17页 |
| ·脑成像研究 | 第17-18页 |
| ·音乐相关的文化效应研究 | 第18-19页 |
| ·普遍性 | 第18页 |
| ·特异性 | 第18-19页 |
| ·本研究的总体构思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乐音音色感知分类的研究 | 第21-28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 ·被试 | 第21页 |
| ·刺激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过程 | 第22-23页 |
| ·实验结果 | 第23-25页 |
| ·二维音色空间模型结果 | 第23-24页 |
| ·三维音色空间模型结果 | 第24-25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乐音音色加工的神经机制 | 第28-49页 |
| ·问题提出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被试 | 第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 ·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 ·脑电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31-36页 |
| ·脑电数据记录 | 第31-33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33-34页 |
| ·ROI、时间窗与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脑电地形图分析 | 第35页 |
| ·头皮电流源密度图分析 | 第35页 |
| ·LORETA 源定位分析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 | 第36-47页 |
| ·行为数据结果 | 第36页 |
| ·脑电数据结果 | 第36-43页 |
| ·6 种音色N1 和P2 成分比较 | 第36-38页 |
| ·乐音类型和音乐体系对N1 和P2 成分的影响 | 第38-43页 |
| ·头表拓扑地形图结果 | 第43-45页 |
| ·头皮电流源密度图结果 | 第45页 |
| ·LORETA 源定位结果 | 第45-47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本文总结 | 第49页 |
| ·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个人简历及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