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2章 缆索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和力学模型 | 第12-21页 |
·承载索的计算理论 | 第12-16页 |
·承载索的物理特性和计算假设 | 第12页 |
·承载索在均布载荷和集中载荷下的计算 | 第12-14页 |
·承载索张力的状态方程 | 第14-15页 |
·承载索的安全校核 | 第15-16页 |
·工作索的设计 | 第16-19页 |
·牵引索的设计 | 第16-18页 |
·牵引索的安全校核 | 第18页 |
·起重索的设计 | 第18-19页 |
·缆索系统驱动装置的功率计算 | 第19-21页 |
·牵引卷筒驱动功率计算 | 第19-20页 |
·起重卷筒驱动功率计算 | 第20-21页 |
第3章 缆索起重机承载能力的灵敏度分析 | 第21-28页 |
·缆索起重机承载能力的灵敏度分析的必要性 | 第21页 |
·承载能力的定义 | 第21页 |
·承载索张力状态方程的进一步讨论 | 第21-22页 |
·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承载能力的变化率 | 第23页 |
·承载索张力的变化率 | 第23页 |
·承载索张力及承载能力的灵敏度分析 | 第23-26页 |
·承载能力和张力变化率曲线 | 第26页 |
·灵敏度分析结论 | 第26-28页 |
第4章 WJLQ-200KN型无支架缆索起重机设计与计算 | 第28-47页 |
·WJLQ-200KN型无支架缆索起重机的结构及其特点 | 第28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8-30页 |
·基本工作情况 | 第28页 |
·总体方案 | 第28-30页 |
·各部分结构设计 | 第30-35页 |
·自锚移动式索鞍 | 第30-32页 |
·起升电动葫芦及行走小车 | 第32-33页 |
·供电滑轮组 | 第33-34页 |
·承重索、牵引索、供电索 | 第34页 |
·牵引绞车 | 第34-35页 |
·设计计算 | 第35-45页 |
·确定主要技术参数 | 第35-37页 |
·载荷计算 | 第37-39页 |
·起升电动葫芦设计 | 第39页 |
·各缆索的设计计算 | 第39-43页 |
·钢结构件和零部件的计算 | 第43-45页 |
·缆索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 | 第45页 |
·安装与调试 | 第45-47页 |
·工地安装 | 第45-46页 |
·调试(无负荷试验) | 第46页 |
·载荷试验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