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 第10-14页 |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维度 | 第12-14页 |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 | 第16-24页 |
·关于发展性方面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一致性和差异性方面的研究 | 第18-19页 |
·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 第19-23页 |
·培养方法研究 | 第23-24页 |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情景观察法 | 第2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5-27页 |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 第27-28页 |
3 研究设想 | 第28-30页 |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理论意义 | 第28-29页 |
·实践意义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页 |
·研究程序 | 第30页 |
4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量表编制 | 第30-39页 |
·量表编制的基础 | 第30-31页 |
·预测及其方法 | 第31页 |
·预测对象 | 第31页 |
·预测程序 | 第31页 |
·量表分析的过程 | 第31-39页 |
·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31页 |
·亲社会行为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亲社会行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5-36页 |
·亲社会行为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5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比较 | 第39-47页 |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研究工具 | 第39页 |
·研究的程序 | 第39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39-44页 |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与比较 | 第40-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6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间的关系 | 第47-53页 |
·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研究对象 | 第48页 |
·研究工具 | 第48-49页 |
·研究程序 | 第49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亲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访谈结果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7 全文总结 | 第53-57页 |
·总讨论 | 第53-54页 |
·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第54-57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一: 实验材料的开放式预测问卷 | 第60-61页 |
附录二: 中学生自我陈述登表 | 第61-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