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言 | 第9-13页 |
1 民事主体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3-22页 |
·罗马法的主体制度 | 第13-16页 |
·日耳曼法的主体制度 | 第16-18页 |
·法国民法典的主体制度 | 第18-19页 |
·德国民法典的主体制度 | 第19-22页 |
2 民事主体标准的理论检讨 | 第22-29页 |
·民事主体标准的学说综述 | 第22-24页 |
·对以上学说的评论 | 第24-26页 |
·本文的民事主体标准 | 第26-29页 |
3 非法人团体法律地位的比较法考察 | 第29-34页 |
·德国 | 第29-31页 |
·法国 | 第31页 |
·美国 | 第31-32页 |
·日本 | 第32-33页 |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3-34页 |
4 非法人团体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 第34-44页 |
·民事实体法上的非法人团体 | 第34-39页 |
·民事程序法上的非法人团体 | 第39页 |
·民事立法前沿的非法人团体 | 第39-44页 |
5 非法人团体主体化的制度价值 | 第44-59页 |
·经济学层面:节约交易成本 | 第44-46页 |
·政治学层面:保障结社自由 | 第46-50页 |
·社会学层面:促进社会自治 | 第50-54页 |
·法理学层面:调和法律秩序 | 第54-59页 |
6 非法人团体主体化的制度设计 | 第59-67页 |
·非法人团体主体化的一般要件 | 第59-61页 |
·非法人团体的类型化 | 第61-63页 |
·非法人团体的认可原则 | 第63-65页 |
·非法人团体的民事责任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