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现状 | 第14-30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9页 |
·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9-30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30-3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框架 | 第31-3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中外企业并购的历史和特征分析 | 第33-42页 |
·并购浪潮假说 | 第33-34页 |
·美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和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并购的历史和特征分析 | 第35-38页 |
·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和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价值判断 | 第42-54页 |
·企业并购的价值主体 | 第42-43页 |
·企业并购的价值动因 | 第43-47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一般动因 | 第43-44页 |
·中国企业并购特殊动因 | 第44-46页 |
·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动因 | 第46-47页 |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价 | 第47-51页 |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 第47-49页 |
·并购绩效的评价 | 第49-51页 |
·企业并购的价值运动 | 第51-53页 |
·存量价值的转移 | 第51-52页 |
·增量价值的创造和分配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分析 | 第54-78页 |
·企业并购创造价值的机理 | 第54-61页 |
·“要素—合作—契约—剩余”框架下的企业本质 | 第54-59页 |
·企业并购创造的价值的来源 | 第59-61页 |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评价方法 | 第61-64页 |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评价方法的原理 | 第61-62页 |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具体评价方法 | 第62-64页 |
·参与企业并购价值转移的利益相关者 | 第64-72页 |
·企业并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64页 |
·目标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析 | 第64-67页 |
·收购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析 | 第67-68页 |
·中介机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析 | 第68页 |
·公众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析 | 第68页 |
·企业并购中的政府参与 | 第68-72页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 | 第72-76页 |
·外资并购的价值创造效应 | 第73-74页 |
·外资并购的价值转移效应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78-104页 |
·国内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实证分析 | 第78-83页 |
·样本选取 | 第78-79页 |
·方法设计 | 第79页 |
·计算结果 | 第79-81页 |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国内企业并购价值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83-97页 |
·并购价值转移测算指标体系 | 第83-85页 |
·并购价值转移测算方法 | 第85-87页 |
·并购价值转移测算过程及结果 | 第87-95页 |
·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结论及分配关系分析 | 第95-97页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价值创造的实证分析 | 第97-99页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价值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99-102页 |
·指标体系设计、样本企业选择、测算方法和样本数据 | 第99页 |
·测算过程及结果 | 第99-102页 |
·国内企业并购与外资并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效应实证分析的对比 | 第102-103页 |
·价值创造效应的对比 | 第102页 |
·价值转移效应的对比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博士期间的发表论文和课题研究情况 | 第115-116页 |
附录A 并购企业生产要素效率的DEA计算结果 | 第116-130页 |
附录B1 股权转让企业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130-133页 |
附录B2 资产剥离企业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133-136页 |
附录B3 收购兼并企业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136-141页 |
附录B4 资产置换企业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141-142页 |
附录C 外资并购价值转移测算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