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尚忍心态的心理学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前言 | 第5-8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5页 |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5-7页 |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性成果 | 第7-8页 |
| 一、忍的语义分析 | 第8-11页 |
| 二、忍的心理学定义 | 第11-13页 |
| 三、忍的心理机制 | 第13-15页 |
| 四、忍的维度和类型 | 第15-17页 |
| (一) 忍的维度 | 第15-16页 |
| (二) 忍的类型 | 第16-17页 |
| 五、中国人对忍的态度 | 第17-19页 |
| (一) 以忍为德 | 第18页 |
| (二) 以忍为福 | 第18页 |
| (三) 以忍为智慧 | 第18-19页 |
| 六、中国人尚忍的原因 | 第19-26页 |
| (一) 经济政治背景 | 第19-20页 |
| (二) 思想背景 | 第20-25页 |
| (三) 忍的功能 | 第25-26页 |
| 七、尚忍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一) 自强 | 第26页 |
| (二) 保守 | 第26页 |
| (三) 内倾 | 第26-27页 |
| 八、忍的策略 | 第27-32页 |
| (一) 事先修养能忍的素质 | 第27-29页 |
| (二) 行事中忍的策略 | 第29-31页 |
| (三) 事后自我情绪调节策略 | 第31-32页 |
| 九、忍与西方自我控制的比较 | 第32-34页 |
| 十、本研究的启示 | 第34-3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