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9-11页 |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相关概念 | 第11-15页 |
·生态住宅及其相关概念 | 第11-14页 |
·生态居住区及其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理论探索 | 第15-19页 |
·生态居住区的理论发展 | 第15-17页 |
·生态居住区的相关理论探索 | 第17-19页 |
·国内外生态居住区的成功案例与研究 | 第19-25页 |
·国外的实践案例 | 第19-22页 |
·国内的实践案例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生态因素及评价体系分析 | 第25-38页 |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生态因素 | 第25-32页 |
·居住建筑本身的生态性 | 第25-28页 |
·居住环境的生态性 | 第28-32页 |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评价体系 | 第32-37页 |
·生态居住区评价体系的发展概况 | 第32-33页 |
·几种主要的居住区评价方法解析 | 第33-37页 |
·指标评价体系的综合比较分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昆明市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特征 | 第38-58页 |
·昆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 第38-39页 |
·昆明市居住区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39-41页 |
·昆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昆明市生态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 第40-41页 |
·选取案例的代表性分析 | 第41-42页 |
·案例的规划与设计特征分析 | 第42-53页 |
·案例概况及规划理念 | 第42-44页 |
·云岭邻里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特征 | 第44-50页 |
·枫蓝国际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特征 | 第50-53页 |
·比较分析与小结 | 第53-58页 |
第四章 昆明市城市生态居住区采用的适用生态技术 | 第58-85页 |
·生态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 第58-59页 |
·发展居住区适用生态技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59-60页 |
·选取案例所采用的适用生态技术分析 | 第60-80页 |
·云岭邻里项目 | 第61-70页 |
·新迎·枫蓝国际项目所采用的生态技术 | 第70-80页 |
·比较分析适用于昆明地域性特征的生态适用技术 | 第80-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90页 |
·研究结论 | 第85-87页 |
·发展生态居住区的展望 | 第87页 |
·规划师与建筑师的职责和应做的准备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4-95页 |
附录B:云南省城市生态小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0)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