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有限合伙概述 | 第9-18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 第9-12页 |
一、有限合伙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有限合伙的法律特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的探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一、有限合伙的历史探源 | 第12-13页 |
二、有限合伙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三、有限合伙的现代创新 | 第14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度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14-18页 |
一、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是风险投资行业的最佳选择 | 第14-15页 |
二、有限合伙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15-16页 |
三、有限合伙利于外资的引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有限合伙与相关企业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之比较 | 第18-20页 |
一、合伙人权利义务和责任形式的差异 | 第18-19页 |
二、适用范围及形式要求上的差异 | 第19页 |
三、成员结构的稳定性与规模可塑性的差异 | 第19-20页 |
四、融资能力的差异 | 第20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与有限责任合伙之比较 | 第20-21页 |
一、适用领域及设立条件的差异 | 第20-21页 |
二、合伙人权利义务和责任形式的差异 | 第21页 |
三、债权人保护方式的差异 | 第21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与有限公司之比较 | 第21-22页 |
一、设立条件的差异 | 第22页 |
二、内部治理结构的差异 | 第22页 |
三、责任形式和纳税上的差异 | 第22页 |
第四节 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之比较 | 第22-26页 |
一、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的相同之处 | 第23-24页 |
二、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不同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五节 有限合伙与两合公司之比较 | 第26-29页 |
一、具备法人资格与否的差异 | 第26页 |
二、成立基础的差异 | 第26-27页 |
三、设立及运作程序、成本的差异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有限合伙基本法律制度研究 | 第29-45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的设立条件 | 第29-32页 |
一、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人数 | 第29页 |
二、有限合伙的名称 | 第29-30页 |
三、有限合伙的合伙协议 | 第30-31页 |
四、有限合伙证书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合伙人的出资 | 第32-33页 |
一、合伙人的出资形式 | 第32页 |
二、合伙人的出资期限 | 第32-33页 |
三、合伙人的出资责任 | 第33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的内部法律关系 | 第33-38页 |
一、普通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 第33-35页 |
二、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 第35-38页 |
第四节 有限合伙的外部法律关系 | 第38-39页 |
一、普通合伙人对有限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第38页 |
二、有限合伙人对有限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入伙与退伙 | 第39-41页 |
一、入伙 | 第39-40页 |
二、退伙 | 第40-41页 |
第六节 有限合伙的解散、结业与终止 | 第41-45页 |
一、有限合伙的解散 | 第42-43页 |
二、有限合伙的结业与终止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45-59页 |
第一节 关于完善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的总体思考 | 第45-46页 |
一、有限合伙的先天不足 | 第45页 |
二、引入公司机制弥补有限合伙的不足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关于有限合伙主体的思考 | 第47-51页 |
一、允许法人成为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 | 第47-49页 |
二、关于是否限制合伙人人数的思考 | 第49-50页 |
三、关于合伙人是否可以互相兼任的思考 | 第50-51页 |
第四节 关于合伙人权利、义务的再思考 | 第51-54页 |
一、强化普通合伙人的信托义务 | 第51-52页 |
二、确立有限合伙的派生诉讼制度 | 第52-54页 |
第五节 关于我国有限合伙企业破产制度的思考 | 第54-59页 |
一、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调整范围 | 第54-55页 |
二、我国现行的有限合伙破产制度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