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 | 第13-26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 | 第13-19页 |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13-15页 |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15-16页 |
·波特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第16-19页 |
·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19-24页 |
·有关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 第19页 |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范式 | 第19-20页 |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第20-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业绩评价 | 第26-44页 |
·中国机电产业出口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出口数量和产品结构 | 第26-28页 |
·出口主体与目标市场 | 第28-30页 |
·国际地位 | 第30页 |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评价 | 第30-34页 |
·中国机电产业竞争指数表现 | 第31-33页 |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 第33-34页 |
·主要结论 | 第34页 |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结构变化 | 第34-41页 |
·中国分类机电产品竞争指数表现 | 第34-38页 |
·我国分类机电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国际比较 | 第38-40页 |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品种考察 | 第41-43页 |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总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影响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第44-58页 |
·直接因素指标 | 第44-52页 |
·要素条件 | 第44-46页 |
·国内需求 | 第46-47页 |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第47-49页 |
·市场主体、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 | 第49-52页 |
·间接因素指标 | 第52-57页 |
·环境因素 | 第52-56页 |
·政府行为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第5章 对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 第58-66页 |
·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 第58-60页 |
·自主出口品牌战略 | 第58-59页 |
·发展新型的贸易形式 | 第59-60页 |
·通过产品附加服务创造竞争优势 | 第60页 |
·扭转现有劣势 | 第60-62页 |
·调整机电产业生产结构,加快机电产业国际化进程 | 第60-61页 |
·加快机电产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 | 第61-62页 |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第62-66页 |
·政府应充分发挥“品牌战略”的引导作用 | 第62-64页 |
·利用WTO有关规定合理保护我国机电产业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9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本文主要价值 | 第67页 |
·本文主要不足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第三章数据附表 | 第73-8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