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吸收法的光纤二氧化硫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空气污染排放标准 | 第12-14页 |
·按污染物扩散规律推算排放标准 | 第12-13页 |
·K 值法计算排放标准 | 第13页 |
·“总量控制”标准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光纤传感发展概述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气体检测方法概述 | 第18-21页 |
·化学气敏传感器 | 第18页 |
·光谱法 | 第18-19页 |
·荧光检测法 | 第18-19页 |
·光谱吸收检测法 | 第19页 |
·气相色谱分析法 | 第19-20页 |
·气体光声光谱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光纤光谱吸收法气体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21-33页 |
·纤维光学的发展过程 | 第21-22页 |
·光纤传感器 | 第22-23页 |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 第22页 |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 第22-23页 |
·分子结构和分子光谱理论 | 第23-26页 |
·双原子分子的振转模型 | 第23-24页 |
·多原子分子的简正振动 | 第24-25页 |
·二氧化硫分子的红外光谱 | 第25页 |
·二氧化硫吸收谱线的选择 | 第25-26页 |
·气体分子的典型吸收线 | 第26-27页 |
·吸收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差分吸收技术 | 第29-33页 |
·单波长双光路法 | 第29-30页 |
·双波长单光路法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相关谐波检测 | 第33-44页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33页 |
·谐波检测的基本思想 | 第33-36页 |
·调制点的选取与谐波检测的稳定性 | 第36页 |
·谐波检测方案 | 第36-38页 |
·线型估计 | 第38-42页 |
·激光器的频率调制 | 第42页 |
·关于谐波检测的讨论 | 第42-44页 |
·谐波检测的灵敏度限制因素 | 第43页 |
·谐波次数的选取 | 第43页 |
·调制频率的选择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相关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44-57页 |
·系统光路总体结构 | 第44-45页 |
·光源的选择及性能 | 第45页 |
·光源驱动电路 | 第45-46页 |
·光导纤维(光纤) | 第46页 |
·气室设计及其光路耦合 | 第46-48页 |
·光电探测器选择 | 第48-49页 |
·信号处理 | 第49-57页 |
·光电转换与前置放大电路 | 第49-53页 |
·带通滤波电路 | 第53页 |
·锁相放大电路 | 第53-54页 |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57-61页 |
·光源输出光谱特性测试 | 第57页 |
·光纤链路损耗实验 | 第57-58页 |
·二氧化硫吸收实验 | 第58-59页 |
·传感器的性能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