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前言 | 第10-16页 |
·水稻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水稻田间平面分布方式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抛秧中无序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人工模拟无序插植的研究 | 第11-12页 |
·水稻秧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水稻乳苗和小苗的特点研究 | 第13-14页 |
·大苗和长龄秧的研究 | 第14页 |
·水稻秧龄弹性研究 | 第14-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第16-18页 |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两因素裂区试验 | 第16-17页 |
·秧苗非均匀无序平面分布田间模拟试验 | 第17-18页 |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9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19-44页 |
·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分析 | 第19-22页 |
·着粒数及结实率 | 第19-20页 |
·病粒率、千粒重和充实率 | 第20-21页 |
·穗粒重 | 第21页 |
·有效穗 | 第21-22页 |
·产量 | 第22页 |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水稻群体动态和茎蘖数变异度的影响 | 第22-25页 |
·对群体消长和分蘖速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对茎蘖数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 第25-28页 |
·净同化率 | 第25页 |
·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 | 第25-26页 |
·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 第26-27页 |
·茎鞘可溶性糖的变化 | 第27-28页 |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水稻冠层特征的影响 | 第28-31页 |
·冠层透光率 | 第28-29页 |
·叶面积指数 | 第29-30页 |
·齐穗后上三叶叶绿素(SPAD值) | 第30-31页 |
·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31-37页 |
·各处理强弱势粒结实率动态分析 | 第31-32页 |
·各处理籽粒增重分析 | 第32-37页 |
·秧苗非均匀无序平面分布水稻个体形态性状变异性及其相关模型分析 | 第37-44页 |
·非均匀无序平面分布水稻主要性状特征和变异性分析 | 第37-39页 |
·秧苗所占面积与水稻部分形态性状的相关模型 | 第39-43页 |
·稻株平面分布非均匀无序增产的可能性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50页 |
·秧龄对杂交水稻结实特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建和冠层特征及籽粒生长的影响 | 第46-50页 |
·对群体构建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冠层特征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第47-49页 |
·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49页 |
·非均匀无序平面分布实现增产的条件和措施探讨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