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中外旅游形象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2.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2.2 国内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3 旅游形象研究在森林公园中的应用 | 第11-18页 |
3.1 形象及旅游形象的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3.1.1 形象 | 第11页 |
3.1.2 旅游形象 | 第11页 |
3.1.3 旅游地(旅游目的地)形象 | 第11-12页 |
3.1.4 区域形象 | 第12页 |
3.2 森林公园旅游形象研究的提出 | 第12-13页 |
3.3 旅游形象研究对森林旅游的重要性 | 第13-18页 |
3.3.1 旅游形象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3.3.2 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 | 第14页 |
3.3.3 我国森林公园的现状 | 第14-15页 |
3.3.4 旅游形象对森林公园的重要性 | 第15-18页 |
4 森林公园两个旅游形象概念的内涵——形象穹及形象压感 | 第18-22页 |
4.1 形象穹的内涵(Image-dome) | 第18-20页 |
4.2 形象压感的内涵(Image pressure-response) | 第20页 |
4.3 形象穹示意图 | 第20-21页 |
4.4 旅游者进出形象穹的压感分析图 | 第21-22页 |
5 森林公园形象穹建设的任务 | 第22-30页 |
5.1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第一任务——吸引旅游者,提高满意度 | 第22-25页 |
5.1.1 形象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 第22-23页 |
5.1.2 森林公园形象穹有利于吸引旅游者 | 第23-24页 |
5.1.3 森林公园形象穹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 第24-25页 |
5.2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第二任务——对各行为主体的管理 | 第25-30页 |
5.2.1 森林公园形象穹对公园管理者的规范 | 第26-27页 |
5.2.2 森林公园形象穹对旅游经营者的管理 | 第27-28页 |
5.2.3 森林公园形象穹对导游的管理 | 第28-29页 |
5.2.4 森林公园形象穹对旅游者的管理 | 第29-30页 |
6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建设 | 第30-41页 |
6.1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组成 | 第30-34页 |
6.1.1 旅游形象的组成因素 | 第31页 |
6.1.2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组成要素分析 | 第31-34页 |
6.2 森林公园形象穹建设的步骤 | 第34-41页 |
6.2.1 森林公园形象穹外在形象因素的调查 | 第34-36页 |
6.2.2 森林公园形象穹内在形象因素的确定 | 第36-38页 |
6.2.3 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确定 | 第38页 |
6.2.4 森林公园形象穹任务的实现 | 第38-41页 |
7 实证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第41-49页 |
7.1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形象穹外在形象因素的调查 | 第41-45页 |
7.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形象穹内在形象因素的确定 | 第45-47页 |
7.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形象穹的确定 | 第47页 |
7.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形象穹任务的实现 | 第47-49页 |
8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