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提出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 第11页 |
·此研究尚不够完善、深入 | 第11-12页 |
·倡导生物科学史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呼声强烈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教育理论对开展研究的启示 | 第14-16页 |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4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学习心理学理论 | 第15-16页 |
·科学认识论理论 | 第16页 |
第三部分 对研究中相关内容的阐述 | 第16-24页 |
·生物科学史实是生物学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 第16-17页 |
·生命科学史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 第17-19页 |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 | 第19-20页 |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 第19-20页 |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20页 |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 第20页 |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 第20页 |
·探究性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 | 第20页 |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第20页 |
·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力 | 第20页 |
·生物学科中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生物科学史实对探究性学习的支持 | 第21-24页 |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探究性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 第21-22页 |
·有利于生物知识的掌握,为探究性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 第22页 |
·有利于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工具 | 第22-23页 |
·有利于科学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培养 | 第23-24页 |
第四部分 教学实践探索 | 第24-38页 |
·实验准备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的选取 | 第24-25页 |
·实验被试的确定 | 第25页 |
·实验目标的制定 | 第25页 |
·实验内容的确立 | 第25页 |
·实验假设的提出 | 第25页 |
·实验方法的选定 | 第25页 |
·实验时间的跨度 | 第25页 |
·实验的实施 | 第25-29页 |
·实验实施的策略 | 第26-29页 |
·运用生物科学史实,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 | 第26-27页 |
·引入生物学史实,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 | 第27页 |
·渗透生物学史实中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 第27-28页 |
·利用科学家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 | 第28页 |
·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的测量与统计 | 第29-31页 |
·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31-38页 |
·在教学设计思想上,体现了探究教学的问题性、过程性、探究性、 | 第37页 |
·在教材处理上,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 | 第37-38页 |
·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 第38页 |
第五部分 实践总结 | 第38-39页 |
·教学成绩显著 | 第38-39页 |
·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 第38页 |
·知识结构得到的优化 | 第38页 |
·思维品质发生了改变 | 第38页 |
·崇尚科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 第38页 |
·提高生物教师的科学素质 | 第38-39页 |
第六部分 讨论 | 第39-42页 |
·生物科学史实内容的选取和使用 | 第39-40页 |
·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本中现有的材料,适当补充 | 第39页 |
·在每节课上生物科学史实使用的量要适当,难度适宜 | 第39-40页 |
·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显著 | 第40页 |
·教学方式选取 | 第40页 |
·灵活运用多种探究模式 | 第40页 |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 第40页 |
·局限性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