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史记》人物之生死解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多维向透视《史记》文史艺术探索的喜与忧第8-11页
 第二节 立体性解剖《史记》人物形象刻画的是与非第11-16页
第二章 究天人之际通生死之变第16-32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生死意识之纵向阐述第16-19页
 第二节 “良史之才”生死顿悟之横向发散第19-26页
 第三节 《史记》生死现象之上下探索第26-32页
第三章 红颜薄命青丝难描珠黄色第32-44页
 第一节 凤凰涅槃——女性生死原生态之管窥第32-35页
 第二节 破茧成蛾——生之艰涩第35-39页
 第三节 化蝶成蛹——死之困窘第39-41页
 第四节 沧桑蜕变——憧憬未来第41-44页
第四章 长虹贯日青衿可拭英雄泪第44-64页
 第一节 男性生态发微:无为而无不为第44-50页
 第二节 拓荒者的生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第50-53页
 第三节 守业者的生态: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第53-58页
 第四节 觊觎者的生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58-61页
 第五节 求索者的生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61-64页
第五章 逝者如斯青山易掩须眉骨第64-74页
 第一节 死的呐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第64-67页
 第二节 死的从容:舍生以取义杀身则成仁第67-69页
 第三节 死的困惑: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烹第69-72页
 第四节 死得其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72-74页
第六章 人生如昨生死几番轮回第74-85页
 第一节 以史为鉴生命之光长驻第74-78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文明之树长绿第78-82页
 第三节 以德服人历史之河长流第82-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歌词对宋词的接受研究
下一篇:陶诗的文化生态及其创作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