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夷陵中学德育工作现状 | 第10-12页 |
| 第二部分 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初步探索 | 第12-31页 |
| 一、什么是中学“德育导师制” | 第12-13页 |
| 二、为何推行德育导师制 | 第13-18页 |
| (一) 中学德育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1、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规律 | 第14页 |
| 2、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征 | 第14-15页 |
| 3、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因材施教”的需要 | 第15-16页 |
| 4、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 | 第16页 |
| (二) 实行德育导师制的现实依据 | 第16-18页 |
| 1、对传统德育模式的反思 | 第16-17页 |
| 2、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7页 |
| 3、借鉴成功经验的需要 | 第17-18页 |
| 三、如何实施德育导师制 | 第18-20页 |
| 1、宣传发动 | 第18页 |
| 2、导师确定及其职责 | 第18页 |
| 3、双向选择 | 第18-19页 |
| 4、师生互动 | 第19页 |
| 5、建规立制 | 第19页 |
| 6、组织和管理 | 第19页 |
| 7、考核和激励制度 | 第19-20页 |
| 四、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案例) | 第20-31页 |
| (一) 良师益友——家庭教育亮了红灯之后 | 第20-22页 |
| (二) 以心换心——亲其师而信其道 | 第22-24页 |
| (三) 心理疏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 第24-27页 |
| (四) 价值观引导——春风化雨催人进 | 第27-31页 |
| 第三部分 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 | 第31-41页 |
| 一、经验总结 | 第31-37页 |
| (一) 对德育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31-35页 |
| 1、学生的德育需求与德育导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 第31-33页 |
| 2、德育导师的基本工作方法 | 第33-34页 |
| 3、学生对德育导师的评价 | 第34-35页 |
| (二) 德育导师制带来学校德育新气象 | 第35-37页 |
| 1、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 第35页 |
| 2、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第35-36页 |
| 3、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 第36页 |
| 4、增强了学生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 第36-37页 |
| 5、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 第37页 |
| 二、问题反思 | 第37-41页 |
| (一) 定位问题 | 第37-38页 |
| 1、自身角色定位:班主任工作为主、德育导师制为辅 | 第38页 |
| 2、对象定位:面向全体学生 | 第38页 |
| (二) 制度建设问题 | 第38-39页 |
| (三) 师资问题 | 第39-41页 |
| 1、学生需要与教师素质的差距 | 第40页 |
| 2、注重交流,注重利用资源,注重师资培训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录一:《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一)》 | 第44-46页 |
| 附录二:《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二)》 | 第46-48页 |
| 附录三:《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二)数据统计表》 | 第48-49页 |
| 后记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