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双曲拱桥加固及提载技术研究
1 绪论 | 第1-16页 |
1.1 双曲拱桥梁概述 | 第7-10页 |
1.1.1 双曲拱桥梁的发展与现状 | 第7页 |
1.1.2 双曲拱桥的结构特点 | 第7-8页 |
1.1.3 双曲拱桥的常见病害 | 第8-9页 |
1.1.4 危旧双曲拱桥加固维修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危旧双曲拱桥承载能力检算方法 | 第10-11页 |
1.2.1 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 第10页 |
1.2.2 拱式拱上建筑的联合作用 | 第10-11页 |
1.2.3 连拱作用对检算的影响 | 第11页 |
1.2.4 桥梁承载力的确定 | 第11页 |
1.3 危旧双曲拱桥加固一般原则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危旧双曲拱桥加固的一般原则 | 第11-12页 |
1.3.2 加固常用的加固方法 | 第12-13页 |
1.4 敖汉桥桥况调查与加固要求 | 第13-15页 |
1.4.1 敖汉桥现状调查 | 第13-15页 |
1.4.2 桥梁加固提载的要求 | 第15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敖汉桥承载能力的有限元法分析 | 第16-40页 |
2.1 有限元法及 ADINA 程序介绍 | 第16-17页 |
2.1.1 有限单元法在桥梁结构分析中应用 | 第16页 |
2.1.2 ADINA 程序简介 | 第16-17页 |
2.2 桥梁检算有限单元的工作原理 | 第17-22页 |
2.2.1 平面杆系单元 | 第17-19页 |
2.2.2 实体3D 单元 | 第19-20页 |
2.2.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2.3 有限元材料模型及求解非线性控制 | 第22-27页 |
2.3.1 混凝土材料本构及破坏准则 | 第22-25页 |
2.3.2 钢筋材料本构及破坏准则 | 第25页 |
2.3.3 有限元求解的非线性控制 | 第25-27页 |
2.4 桥梁结构承载力检算 | 第27-40页 |
2.4.1 敖汉桥承载力检算荷载 | 第27-28页 |
2.4.2 平面杆系单元检算拱圈承载力 | 第28-34页 |
2.4.3 3D 实体单元模拟荷载响应 | 第34-39页 |
2.4.4 敖汉桥检算结论 | 第39-40页 |
3 敖汉桥加固方案 | 第40-50页 |
3.1 主拱圈的补强加固 | 第40-43页 |
3.1.1 拱圈修补处理 | 第40-42页 |
3.1.2 补强钢筋的设置 | 第42-43页 |
3.2 膨胀混凝土应用 | 第43-48页 |
3.2.1 膨胀混凝土的工作机理 | 第44页 |
3.2.2 膨胀混凝土配比试验 | 第44-48页 |
3.3 拱上建筑及桥面系 | 第48-49页 |
3.4 桥墩加固 | 第49-50页 |
4 敖汉桥加固效果分析 | 第50-66页 |
4.1 静力荷载试验 | 第50-52页 |
4.1.1 试验测试截面 | 第50页 |
4.1.2 荷载工况与加载 | 第50-52页 |
4.2 敖汉桥三维实体的有限元仿真模拟 | 第52页 |
4.3 桥梁拱顶挠度及横向分布系数 | 第52-56页 |
4.3.1 试验荷载作用 | 第52-54页 |
4.3.2 单位荷载作用 | 第54-56页 |
4.4 桥梁拱脚水平位移 | 第56-57页 |
4.5 主拱圈测试截面应变分析 | 第57-60页 |
4.6 动力荷载试验 | 第60-64页 |
4.6.1 试验工况 | 第61页 |
4.6.2 试验过程 | 第61页 |
4.6.3 动载试验成果 | 第61-64页 |
4.7 加固后敖汉桥技术评定 | 第64页 |
4.8 理论计算及试验总结 | 第64-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页 |
5.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