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照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大鼠液压脑损伤模型中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 | 第14-54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14-29页 |
(一) 材料 | 第14-17页 |
(二) 方法 | 第17-29页 |
二、结果 | 第29-44页 |
(一) 探针克隆制备 | 第29-37页 |
(二) 探针标记 | 第37-38页 |
(三) 模型制作 | 第38-39页 |
(四) 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三、讨论 | 第44-51页 |
(一) GGF2及其受体 | 第44-46页 |
(二) 关于PCR | 第46页 |
(三) 关于原位杂交 | 第46-50页 |
(四) 大鼠LFP脑损伤后GGF2及其受体mRNA表达变化分析 | 第50-51页 |
四、结论 | 第51-54页 |
第二部分 大鼠液压脑损伤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GGF2转基因治疗 | 第54-95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54-62页 |
(一) 材料 | 第54-55页 |
(二) 方法 | 第55-62页 |
二、结果 | 第62-75页 |
(一) 克隆制作、鉴定 | 第62-66页 |
(二) 脂质体/质粒配比的优化,融合蛋白体内表达时相及范围 | 第66-68页 |
(三) 行为学观察结果 | 第68-70页 |
(四) 组织学、免疫组化结果 | 第70-75页 |
三、讨论 | 第75-89页 |
(一) 关于LFP模型 | 第75-76页 |
(二) 伤后行为学检测方法 | 第76-77页 |
(三) 关于基因治疗 | 第77-85页 |
(四) GGF2对CNS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 第85-89页 |
四、结论 | 第89-95页 |
第三部分 GGF2的重组表达、纯化 | 第95-121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95-106页 |
(一)材料 | 第95-97页 |
(二)方法 | 第97-106页 |
二、结果 | 第106-116页 |
(一) 构建成功pET-32b(+)-GGF2表达载体 | 第107-108页 |
(二) 宿主菌筛选结果 | 第108-111页 |
(三) 诱导剂量及时间优化结果 | 第111-113页 |
(四) 大量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113-116页 |
三、讨论 | 第116-119页 |
(一) GGF2基因及分子结构 | 第116页 |
(二)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16-118页 |
(三) 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118-119页 |
四、结论 | 第119-121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121-122页 |
综述 | 第122-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