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 绪论第1-32页
   ·问题的提出第29页
   ·中国朝鲜族研究现状第29-30页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第30-32页
第二章 朝鲜人迁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的形成第32-59页
   ·朝鲜人迁入中国及对中国边疆的开发第32-35页
     ·朝鲜人的迁入概述第32-33页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开发第33-35页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旱田农业的开发第33-35页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水田农业的开发第35页
   ·朝鲜人村落及聚居地的形成第35-45页
     ·“间岛问题”和中日《图们江中朝边务条款》及朝鲜人的大批迁入第36-38页
     ·“9.18”以前日帝对朝鲜人的残酷剥削和朝鲜人的流动第38-42页
     ·“9.18”事变至解放前在东北朝鲜人的社会状况及其人口分第42-45页
       ·“9.18”事变后日伪奴役下的朝鲜人第42-43页
       ·“7.7”事变后日本对朝鲜人的法西斯统治第43页
       ·“8.15”光复前朝鲜人聚居地的形成第43-45页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第45-59页
     ·解放前各历史时期朝鲜人的社会状况概述第45-47页
       ·清朝时期第45页
       ·民国时期第45-46页
       ·日伪时期第46页
       ·解放战争时期第46-47页
     ·朝鲜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用和贡献第47-51页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第47-49页
       ·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第49页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第49-51页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人实行的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形成第51-59页
       ·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出现及使用第51-52页
       ·中国共产党承认朝鲜人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第52-56页
       ·中国共产党把朝鲜族当作肩负双重使命的少数民族第56页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反日”政策第56-57页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第57页
       ·中国朝鲜族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法律再确认第57-59页
第三章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与朝鲜族第59-76页
   ·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朝鲜族的国民归属感第59-62页
     ·中华民族意识第59-60页
     ·多国籍民族意识和同国籍民族意识第60-61页
     ·中国朝鲜人的国民归属感第61-62页
       ·“一国一党”原则和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独立活动第61-62页
       ·朝鲜人国籍、公民权问题的解决第62页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政治法律地位第62-68页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62-67页
       ·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第62-63页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63-67页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政治法律的确立第67-68页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朝鲜族社会地位的根本性变化第68-72页
     ·确立中国朝鲜族社会历史地位的依据第69-70页
     ·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第70-71页
     ·朝鲜族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第71页
     ·朝鲜族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第71-72页
   ·中国的发展与朝鲜族的发展第72-76页
     ·土地改革与朝鲜族的发展第72-73页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朝鲜族的经济发展第73-74页
     ·改革开放与朝鲜族社会变化第74-76页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76-126页
   ·朝鲜族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76-89页
     ·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第76-77页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第76-77页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第77页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第77-88页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状况第78-79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第79-83页
       ·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第83-85页
       ·工业结构的变化第85页
       ·农业结构的变化第85-86页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第86-87页
       ·对外贸易事业的变化第87-88页
     ·经济结构变化对朝鲜族社会带来的影响第88-89页
   ·朝鲜族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89-101页
     ·中国人口管理制度的法规和机构第89-91页
       ·计划生育基本法规与组织结构第89页
       ·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89页
       ·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89-90页
       ·中国人口结构及其特点第90-91页
     ·朝鲜族的人口结构及其特点第91-96页
       ·朝鲜族人口的数量结构第91-93页
       ·朝鲜族人口的性别结构第93-95页
       ·朝鲜族人口的年龄结构第95页
       ·朝鲜族人口的文化结构第95-96页
     ·朝鲜族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96-101页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情况第96-98页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第98-99页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第99-101页
   ·朝鲜族就业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101-112页
     ·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及战略第101-103页
       ·城镇失业人口激增的原因分析第101-102页
       ·失业与下岗第102-103页
       ·中国的就业优先战略第103页
     ·朝鲜族的就业结构及其特点第103-107页
       ·朝鲜族劳动人口的行业及其职业结构第103-106页
       ·朝鲜族就业结构第106-107页
     ·延边地区劳动就业情况分析第107-112页
       ·宏观分析第107页
       ·微观分析第107-111页
       ·边地区劳动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112页
   ·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动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112-122页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特点第112-114页
       ·解放前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第112-113页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第113页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第113-114页
     ·中国农村管理及其组织的变化第114-116页
       ·改革开放前农村管理概述第114-115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115-116页
       ·家庭承包经营第116页
     ·延边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16-121页
       ·20世纪5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16-118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18-120页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20-121页
     ·朝鲜族传统家庭的变化第121-122页
   ·朝鲜族观念意识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第122-126页
     ·迁移时期朝鲜族维持固有传统文化第122-123页
     ·日伪时期朝鲜族的价值观念及其变化第123页
     ·社会主义时期朝鲜族价值观念的变化第123-126页
第五章 中国发展战略与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第126-174页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第126-144页
     ·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第126-130页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第126-12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第127-128页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第128-129页
       ·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第129-130页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第130-131页
       ·加速发展战略第130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第130-131页
       ·科教兴国战略第131页
     ·“三农”问题出现及中国朝鲜族农村现状第131-135页
       ·“三农”问题的提出第131-132页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第132-133页
       ·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第133-134页
       ·朝鲜族农村现状分析第134-135页
     ·延边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第135-140页
         ·延边“三农”经济运行态势第135-138页
       ·延边地区“三农”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第138页
       ·延边“三农”存在的问题第138页
       ·延边“三农”发展的基本思路第138-140页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第140-142页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第140-141页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141-142页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对策第142页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第142-144页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第142-143页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第143页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活动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与症结第143-144页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的对策第144页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与朝鲜族人口发展第144-155页
     ·中国人口发展的未来趋势第144-147页
       ·人口规模的变化态势第145页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趋势第145-147页
       ·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及相关问题第147页
     ·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第147-148页
       ·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第147-148页
       ·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第148页
       ·人口发展战略的措施第148页
     ·朝鲜族的人口发展第148-155页
       ·朝鲜族人口在全国范围的分布与发展第148-149页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50年朝鲜族的人口发展预测第149-150页
       ·解决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对策第150-155页
   ·中国教育、文化发展战略与朝鲜族教育、文化发展第155-174页
     ·中国的教育状况与发展战略第155-158页
       ·中国的教育管理第155-156页
       ·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156-157页
       ·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第157页
       ·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措施第157-158页
     ·中国朝鲜族的教育状况及发展战略思考第158-166页
       ·朝鲜族教育的历史回顾第158-160页
       ·朝鲜族教育发展状况第160-165页
       ·发展朝鲜族教育的战略思考第165-166页
     ·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政策第166-16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第166-168页
       ·中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第168-169页
     ·中国朝鲜族的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第169-174页
       ·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第169-170页
       ·延边朝鲜族发展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第170-171页
       ·延边朝鲜族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71-172页
       ·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第172-174页
第六章 全球化与朝鲜族的未来第174-199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对中国朝鲜族发展的影响第174-185页
     ·多边安全合作与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再构筑第174-175页
       ·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双重性:机会与挑战第174-175页
       ·冷战性安全和合作性安全第175页
     ·东亚经济模式的特征及亚太经济秩序的探索第175-177页
       ·政府主导、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战略及其后果第176页
       ·亚太地区持续增长与区域经济合作第176-177页
     ·中国东北对东北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作用第177-179页
       ·后冷战时期中国东北在地缘政治领域所处的地位第177-178页
       ·南北韩和解机制的构筑及其合作的成果第178-179页
       ·朝鲜族在南北韩对话中的作用第179页
     ·东北亚环境对韩民族发展的影响第179-185页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优势第180-182页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机遇第182-185页
   ·韩国对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的影响第185-196页
     ·韩中关系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第185-187页
       ·经济关系第186-187页
       ·领事关系第187页
       ·发展展望第187页
     ·延边同韩国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第187-191页
       ·延边同韩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展望第188-189页
       ·韩国企业对延边的投资现状及展望第189-190页
       ·延边与韩国旅游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前景第190-191页
     ·韩国人进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变化第191-196页
       ·“韩国风”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第191-192页
       ·延边朝鲜族出国及其海外劳务的动向第192-195页
       ·韩国的《在外同胞法》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第195-196页
   ·挑战与应战:朝鲜族的未来第196-199页
     ·朝鲜族社会面临的问题第196-197页
     ·走进朝鲜族--未来的朝鲜族第197-199页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99-206页
   ·结论第199-200页
   ·政策及学术建议第200-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13页
 一、 中文著作类第206-209页
 二、 中文论文类第209-210页
 三、 韩文参考文献第210-211页
 四、 英文参考文献第211-213页
附录第213-246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13-222页
 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第222-230页
 三、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朝鲜族关联资料第230-246页
后记第246-247页

论文共2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离移植的扩张皮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调水工程水力控制模型及神经网络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