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组件的“数码商品卖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1章 引言第1-1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7-10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的有关动态第10-12页
第2章 组件对象模型(COM)原理第12-25页
 2.1 COM的起源第12页
 2.2 COM对象和接口第12-17页
  2.2.1 COM对象第12-14页
  2.2.2 COM接口第14-17页
   2.2.2.1 接口定义和标识第14-15页
   2.2.2.2 接口描述语言IDL第15页
   2.2.2.3 接口的一些特点第15-16页
   2.2.2.4 IUnknown接口第16-17页
 2.3 COM组件的分类第17-19页
  2.3.1 进程内组件第17-18页
  2.3.2 进程外组件第18-19页
 2.4 通过注册表管理COM对象第19-20页
 2.5 COM特性第20-22页
  2.5.1 可重用性第20-21页
  2.5.2 进程透明性第21-22页
  2.5.3 多线程特性第22页
 2.6 DCOM第22-23页
 2.7 COM+第23-25页
第3章 XML及其相关技术第25-31页
 3.1 XML简介第25页
 3.2 XML规范第25页
 3.3 XML特点第25-26页
 3.4 XML技术第26-27页
 3.5 构建一个XML应用的典型步骤:第27页
 3.6 XML文档解析技术第27-30页
 3.7 XML的应用第30-31页
第4章 组件技术在数码商品卖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第31-51页
 4.1 功能需求第31-32页
 4.2 ”数码商品卖场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第32-33页
 4.3 系统组件设计与实现第33-46页
  4.3.1 定义商业问题第33页
  4.3.2 抽象出商务逻辑并设计组件第33-37页
   4.3.2.1 数据的模型化第33-34页
   4.3.2.2 设计COM类第34-35页
   4.3.2.3 设计COM组件第35-37页
  4.3.3 实现组件第37-43页
   4.3.3.1 实现组件时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第37-38页
   4.3.3.2 服务器端组件介绍第38-41页
   4.3.3.3 客户端组件介绍第41-42页
   4.3.3.4 客户应用程序调用组件方法介绍第42-43页
   4.3.3.5 XML重要变量及方法第43页
  4.3.4 组件测试和故障排除第43-44页
  4.3.5 性能评价第44页
  4.3.6 组件部署第44-45页
  4.3.7 系统安全考虑和采取的措施第45-46页
 4.4 信息系统各模块流程图第46-51页
第5章 本文主要成果与课题的展望第51-53页
 5.1 本文主要成果第51页
 5.2 课题的展望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调查
下一篇:最高阶元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