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近代福建钱庄业研究(1840—1949)——以福州、夏门地区为中心

序论第1-21页
 一、 中国近代钱庄研究的学术史概述第8-15页
 二、 本选题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5-19页
 三、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9-21页
第一章 近代福建钱庄兴衰嬗变的基本线索及其原因第21-35页
 一、 萌芽、初步发展时期--明中期至鸦片战争前第21-25页
 二、 逐渐发展并在性质上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1840年至1894年第25-27页
 三、 大发展时期--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第27-29页
 四、 日益没落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第29-35页
第二章 近代福建钱庄的数量、功能与性质第35-62页
 一、 近代福建钱庄数量的资料性考察第35-53页
 二、 近代福建钱庄的功能与性质第53-62页
  (一) 存款功能第54页
  (二) 放款功能第54-55页
  (三) 汇兑业务第55页
  (四) 货币兑换业务第55-56页
  (五) 发行票据第56-60页
  (六) 福建钱庄性质的探讨第60-62页
第三章 近代福建钱庄的组织类型与机构管理模式第62-71页
 一、 钱庄组织的类型第62-63页
  (一) 福州钱庄的分类第62页
  (二) 厦门钱庄的分类第62-63页
 二、 钱庄机构设置的一般模式第63-68页
  (一) 股东与股本第63-65页
  (二) 钱庄的职员第65-68页
 三、 钱庄同业公会第68-71页
  (一) 福州钱业研究所、闽侯县钱业同业公会第68-69页
  (二) 厦门钱庄同业公会第69页
  (三) 漳州石码招财王会第69-70页
  (四) 工会组织--福州崇俭会、漳州龙溪钱途店员工会第70-71页
第四章 近代福建钱庄运营的原则与特色第71-80页
 一、 运营的基本原则第71-74页
  (一) 讲求信用第71-72页
  (二) 无孔不入第72-74页
 二、 资本来源与服务范围及对象第74-75页
 三、 运营的特色第75-80页
  (一) 经营理念的务实性第75-76页
  (二) 经营手段的灵活性第76-79页
  (三) 经营管理的规约化第79-80页
第五章 近代福建钱庄的帐簿制度与票据举要第80-89页
 一、 近代福建钱庄的帐房设置与帐簿制度第80-82页
  (一) 钱庄的帐房设置--以福州钱庄为例第80-81页
  (二) 钱庄的帐簿制度--以厦门钱庄为例第81-82页
 二、 福州钱庄的台伏票第82-89页
  (一) 台伏的由来及台伏票的票样第83-84页
  (二) 台伏票的性质第84-85页
  (三) 台伏票的流通状况第85-87页
  (四) 台伏票的作用及其弊病第87-89页
第六章 近代福建典型钱庄的个案考察及异同比较第89-102页
 一、 福州罗氏钱庄第89-93页
 二、 厦门黄日兴银庄(附鼎昌钱庄)第93-96页
 三、 浦城汇安钱庄第96-98页
 四、 漳州石码钱庄第98-99页
 五、 各地钱庄的异同比较第99-102页
第七章 余论:近代福建钱庄与闽省商贸关系的探讨第102-111页
 一、 福建钱庄的信用行为与闽省商贸的关系第102-107页
 二、 福建钱庄的资本运营与闽省商贸的关系第107-108页
 三、 福建钱庄对闽省商贸发展的消极方面第108-111页
附录第111-116页
 附录一: 丙寅年(1926年)福州钱商研究所公议录第111-112页
 附录二: 钱业崇俭同益会借款证第112-113页
 附录三: 福州钱业崇俭会会员证书第113页
 附录四: 福州钱庄公会职务表(20世纪30年代)第113-114页
 附录五: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给福建省政府的咨文第114页
 附录六: 取缔各钱庄发行类似纸币之流通证券暂行规则第114-11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州温泉区地下热水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地面沉降研究
下一篇: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