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及其结构基础的研究

缩略语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前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DC的培养及其功能学研究第16-54页
 一. 样本第16页
 二.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16页
 三. 主要仪器第16-17页
 四. 试剂配制第17-18页
 第一章 DC细胞培养第18-23页
  一. 方法第18页
   1 DC细胞的培养第18页
   2 光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DC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拍照第18页
  二. 结果第18-21页
  三. 结论第21-23页
 第二章 DC细胞表型分析第23-27页
  一. 方法第23页
   1 DC细胞的培养单细胞悬液第23页
   2 DC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第23页
   3 FACS分析DC细胞免疫表型第23页
  二. 结果第23-26页
  三. 结论第26页
  四. 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DC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及亚群的变化情况第27-36页
  一. 方法:实验分2部分进行第27-28页
   1 第1部分:DC细胞诱导T细胞活化实验第27页
   2 第2部分:DC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化第27-28页
  二. 结果第28-32页
  三. 结论第32-33页
  四. 讨论第33-36页
 第四章 DC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第36-41页
  一. 方法第36页
   1 成熟DC细胞培养以及获得第36页
   2 分离同一供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第36页
   3 抑制DC细胞增殖并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第36页
   4 灭活RNA并检测PI值第36页
  二. 结果第36-38页
  三. 结论第38页
  四. 讨论第38-41页
 第五章 DC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第41-51页
  一. 方法第41-42页
   1 培养成熟DC细胞第41页
   2 多克隆T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其激活第41页
   3 固定并破膜第41页
   4 免疫标记第41页
   5 三色法FCM检测和分析第41-42页
  二. 结果第42-46页
  三. 结论第46页
  四. 讨论第46-51页
 第六章 DC细胞递呈抗原后的凋亡情况第51-54页
  一. 方法第51页
   1 培养DC细胞第51页
   2 培养并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方法同前第51页
   3 DC细胞递呈抗原,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第51页
   4 Annexin V-FITC vs PI标记DC细胞细胞第51页
   5 FCM检测第51页
  二. 结果第51-53页
  三. 结论第53页
  四. 讨论第53-54页
第二部分 DC细胞递呈抗原的形态学基础第54-78页
 第一章 DC细胞的CD86表达位点与超微结构第54-58页
  一. 方法第54-55页
   1 扫描电镜观察DC细胞及其与T细胞作用第54页
   2 透射电镜观察DC细胞的树突状结构及凋亡状态的DC细胞超微结构第54页
   3 织化学法观察DC细胞黏附分子CD86的表达位置第54-55页
  二. 结果第55-57页
  三. 结论第57-58页
 第二章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DC细胞结构第58-64页
  一. 方法第58页
   1 AFM对DC细胞超微结构的纳米级检测第58页
   2 AFM对DC细胞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纳米级检测第58页
  二. 结果第58-62页
  三. 结论第62页
  四. 讨论第62-64页
 第三章 DC细胞CD分子分布及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第64-78页
  一. 方法第64-68页
   1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细胞表面CD分子的表达位点第64页
   2 镜观察DC细胞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静态)第64页
   3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的吞噬功能第64-65页
   4 DC细胞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细胞内Ca~+浓度以及其形态学的变化测定第65-68页
  二. 结果第68-74页
  三. 结论第74页
  四. 讨论第74-78页
研究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综述第85-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代基督教研究
下一篇:会话中问句的批评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