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史、文学思想史论文

近现代报纸副刊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前言第1-10页
第一章 、 文学媒介即“讯息”第10-12页
第二章 、 近现代的文学新媒介--报纸及其副刊第12-21页
 一、 中国近现代报纸简史第12-15页
  (一) 外国人创办并垄断报刊的阶段第12-13页
  (二) 与政治运动相关的两次国人办报高潮第13-14页
  (三) 起伏不定地发展直至解放前的高峰第14-15页
 二、 中国近现代报纸副刊简史第15-18页
  (一) 副刊的雏形第15-16页
  (二) 副刊的正式出现第16-17页
  (三) 副刊的发展、革新与成熟第17-18页
 三、 中国近现代报纸的主要特点第18-21页
  (一) 发展缓慢和不稳定,商业性渐浓第18-19页
  (二) 政治色彩强烈第19-20页
  (三) 凭借传播技术和形式上的优势,逐渐成为垄断性的大众媒介第20-21页
第三章 、 报纸副刊对文学阅读的各种影响第21-43页
 一、 报纸低售价、高销量和便携性的影响第21-27页
  (一) 扩大文学受众的面积及阶层深度第21-24页
  (二) 当文学阅读从私人走向集体第24-25页
  (三) 当文学阅读发生在工作地点第25-27页
 二、 副刊“马赛克”版式的影响第27-30页
  (一) 位置和篇幅引导阅读预判第28-29页
  (二) 可选择导致非线性阅读第29页
  (三) 并置使到各式思想同时广播第29-30页
 三、 副刊“短频快”连载形式的影响第30-36页
  (一) “快餐式解读”第30-31页
  (二) “傻瓜式解读”第31-32页
  (三) “读瘾”第32-33页
  (四) “文娼”第33-34页
  (五) “猛攻无意识”第34-35页
  (六) “文警”第35-36页
 四、 副刊文学作品与新闻和广告并置的影响第36-41页
  (一) 文学与新闻的“亲密接触”第36-38页
  (二) 不是广告的“广告”第38-41页
 五、 副刊可快速反馈意见和发表作品机制的影响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注释第45-52页
参考文献及论文题目索引第52-54页
后记第54-11页
附表与插图:第11-54页
 图1: 文学的传播模式简图第11-18页
 表1: 《申报》发行量第18-22页
 表2: 报纸与文学杂志最高发行量的比较第22-23页
 表3: 1923年工人日薪与书报刊及电影的消费比较第23-49页
 图2: 民国十年1921年12月4日的《晨报副镌》第一版“开心果”栏目的小说为鲁迅的《阿Q正传》第49-50页
 图3: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申报.自由谈》第50-51页
 图4: 民国十年1921年12月3日的《晨报副镌》第四版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标权权利冲突研究
下一篇:语言反映意识形态—从功能的角度分析布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