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变性淀粉对聚乙烯光降解影响研究
前言 | 第1页 |
第一章 光降解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 第9-19页 |
·光降解聚乙烯的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光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光降解聚乙烯塑料定义 | 第10页 |
·光降解塑料分类 | 第10-11页 |
·聚乙烯光降解的机理探讨 | 第11-12页 |
·聚乙烯光降解塑料的评价标准 | 第12-13页 |
·降解塑料的性能评价 | 第12-13页 |
·光降解塑料的评价标准 | 第13页 |
·国内外聚乙烯光降解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页 |
·光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变性淀粉的制备 | 第19-31页 |
·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 | 第19-20页 |
·试剂与原料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操作 | 第20-31页 |
·羟丙基淀粉 | 第20-24页 |
·羟丙基淀粉的制备 | 第21-22页 |
·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第22-24页 |
·羧甲基淀粉 | 第24-27页 |
·羧甲基淀粉的制备 | 第24-26页 |
·羧甲基淀粉(CMS)取代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醋酸酯淀粉 | 第27-31页 |
·醋酸酯淀粉的制备 | 第28-29页 |
·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淀粉/PE塑料薄膜的制备 | 第31-33页 |
·实验依据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原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样品膜片的制备 | 第32页 |
·产品外观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变性淀粉对PE光降解的影响特性研究 | 第33-54页 |
·羟丙基淀粉对PE光降解的影响 | 第33-41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操作 | 第34页 |
·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力学性能 | 第36-38页 |
·羰基指数 | 第38-39页 |
·分子量 | 第39页 |
·正电子湮灭寿命谱 | 第39-41页 |
·羧甲基淀粉对PE光降解的影响 | 第41-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1页 |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操作 | 第41页 |
·性能测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力学性能 | 第41-43页 |
·羰基指数 | 第43-44页 |
·分子量 | 第44-45页 |
·正电子湮灭寿命谱 | 第45-46页 |
·醋酸酯淀粉对PE光降解的影响 | 第46-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操作 | 第46页 |
·性能测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力学性能 | 第46-48页 |
·羰基指数 | 第48-49页 |
·分子量 | 第49页 |
·正电子湮灭寿命谱 | 第49-50页 |
·相近取代度不同变性淀粉对PE光降解的影响 | 第50-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50-54页 |
·力学性能 | 第50-52页 |
·羰基指数 | 第52页 |
·分子量 | 第52-53页 |
·正电子湮灭寿命谱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第54-57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羟丙基淀粉/聚乙烯共混物降解规律 | 第54页 |
·羧甲基淀粉/聚乙烯共混物降解规律 | 第54页 |
·醋酸酯淀粉/聚乙烯共混物降解规律 | 第54-55页 |
·不同淀粉,聚乙烯共混物降解规律 | 第55页 |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一 乌氏粘度计的校正 | 第61-63页 |
附录二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3页 |
附录三 自制光反应器装置图 | 第63-64页 |
附录四 红外光谱图(羟丙基淀粉/聚乙烯样品)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