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球磨和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转变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非晶合金发展概况 | 第9-21页 |
·非晶合金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应用及其机械性能改进 | 第11-14页 |
·非晶态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和微结构基础 | 第14-21页 |
·非晶合金的稳定性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晶化 | 第21-25页 |
·热结晶 | 第23页 |
·机械诱发结晶 | 第23-24页 |
·电流诱发结晶 | 第24-25页 |
·辐射诱发结晶 | 第25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目的 | 第25-27页 |
2 块体非晶合金的设计、表征和加热结晶 | 第27-46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块体非晶合金设计 | 第28-31页 |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 第28-30页 |
·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判据 | 第30-31页 |
·合金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合金制备 | 第31-32页 |
·热分析和退火处理 | 第32-33页 |
·微结构分析 | 第33页 |
·非晶结构和玻璃形成能力 | 第33-37页 |
·变温加热条件下晶化行为 | 第37-41页 |
·等温加热条件下晶化行为 | 第41-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球磨诱发的纳米结晶 | 第46-73页 |
·前言 | 第46页 |
·球磨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球磨装置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球磨后合金微结构表征 | 第48-63页 |
·XRD和DSC表征相转变 | 第48-55页 |
·微结构的TEM分析 | 第55-57页 |
·微结构的SEM观察 | 第57-62页 |
·拉曼光谱结果 | 第62-63页 |
·反常的纳米Cu粒子析出 | 第63-66页 |
·讨论 | 第66-71页 |
·机械结晶和FCC相形成 | 第67-71页 |
·纳米Cu的形成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的结构改变 | 第73-102页 |
·前言 | 第73-74页 |
·HCPEB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74-77页 |
·HCPEB简介 | 第74-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Z1和Z2合金表面由火山坑引起的形貌和成分变化 | 第77-86页 |
·Z1合金的表层多层结构和纳米晶的表征 | 第86-96页 |
·Z2合金中纳米孪晶的表征 | 第96-99页 |
·讨论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作者简介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