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3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市场状况 | 第9-1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及种类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33页 |
·锂钴氧化物 | 第13-15页 |
·锂镍氧化物 | 第15-18页 |
·磷酸亚铁锂 | 第18-19页 |
·锂锰氧化物 | 第19-32页 |
·尖晶石LiMn_2O_4的晶体结构 | 第20-21页 |
·锂锰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 第21-27页 |
·固相合成法 | 第21-24页 |
·高温固相反应法 | 第21-22页 |
·熔融浸渍法 | 第22页 |
·机械化学法 | 第22-23页 |
·微波合成法 | 第23-24页 |
·固相配位反应法 | 第24页 |
·软化学法 | 第24-27页 |
·共沉淀法 | 第24-25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5-26页 |
·Pechini法 | 第26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26-27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27页 |
·锂锰氧化物容量衰减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锰的溶解及其材料结构的变化 | 第27-28页 |
·Jahn-Teller效应 | 第28-29页 |
·电解液的氧化 | 第29-30页 |
·锂锰氧化物的改性与修饰 | 第30-32页 |
·体相掺杂 | 第30-31页 |
·表面修饰 | 第31-32页 |
·本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锂锰氧化物的机械化学合成与表征 | 第33-56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原则流程及试验设备 | 第3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分析与检测 | 第35-36页 |
·化学分析 | 第35-36页 |
·理化性能检测 | 第36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6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54页 |
·合成产物的化学成分 | 第36-37页 |
·不同活化条件对原料结构的影响 | 第37-43页 |
·活化时间对EMD结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活化设备的比较 | 第38-39页 |
·活化对不同锂盐体系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活化时间对Li_2CO_3-MnO_2结构的影响 | 第40-42页 |
·球料比对Li_2CO_3-MnO_2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活化时间样品的DTA分析 | 第43-46页 |
·Li_2CO_3-MnO_2体系 | 第43-44页 |
·LiOH.H_2O-MnO_2体系 | 第44-46页 |
·热处理过程对合成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46-48页 |
·热处理温度对合成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活化时间对热处理产物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合成样品的形貌与比表面积分析 | 第48-50页 |
·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50-54页 |
·活化设备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活化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球料比对合成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锂锰氧化物的湿化学合成与改性研究 | 第56-90页 |
·概述 | 第56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56-59页 |
·样品的合成 | 第56-57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7-58页 |
·分析与检测 | 第58-59页 |
·化学分析 | 第58页 |
·理化性能检测 | 第58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页 |
·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试验 | 第58-59页 |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湿化学合成与表征 | 第59-62页 |
·合成产物的组成与物相结构 | 第59-60页 |
·合成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61-62页 |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改性研究 | 第62-83页 |
·掺钴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湿化学合成与表征 | 第63-70页 |
·样品的化学成分 | 第64页 |
·掺钴量对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掺钴样品的TG-DTA分析 | 第66-67页 |
·掺钴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67-70页 |
·掺铬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湿化学合成与表征 | 第70-74页 |
·掺铬样品的化学成分 | 第70页 |
·掺铬量对样品结构的影响 | 第70-71页 |
·掺铬样品的TG-DTA分析 | 第71-72页 |
·掺铬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72-73页 |
·掺铬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73-74页 |
·掺锂(富锂)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湿化学合成与表征 | 第74-83页 |
·掺锂样品的结构分析 | 第74-75页 |
·掺锂样品的TG-DTA分析 | 第75页 |
·掺锂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75-76页 |
·掺锂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76-79页 |
·掺锂样品的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 | 第79-83页 |
·不同掺杂元素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 第83-85页 |
·本研究方法与其他合成方法的比较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