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住区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
| 目录 | 第1-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当代住区的文化追求 | 第9-26页 |
| 第一节 对住区文化的追求 | 第9-12页 |
| 1 计划经济时代的住区文化 | 第9-11页 |
| 2 商品经济时代的住区文化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住区文化表达的实践探索 | 第12-25页 |
| 1 传统文化的再造与复苏 | 第13-18页 |
| 2 新时期住区景观文化的多元性 | 第18-23页 |
| 3 住区景观的 欧陆风 | 第23-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当代住区文化类型 | 第26-46页 |
| 第一节 风水文化 | 第26-31页 |
| 1 风水与选址布局 | 第26-29页 |
| 2 风水与景观设计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聚居文化 | 第31-35页 |
| 1 经济收入对聚居的影响 | 第31-33页 |
| 2 行为模式对聚居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 社会福利机制对聚居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第三节 地域文化 | 第35-42页 |
| 1 以上海里弄为代表的市井文化 | 第35-38页 |
| 2 以西北窑洞为代表的乡土文化 | 第38-40页 |
| 3 以广州骑楼为代表的交往文化 | 第40-42页 |
| 第四节 大众文化 | 第42-45页 |
| 1 住区的商品化与广告效应 | 第42-43页 |
| 2 住区的时尚化与流行性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住区景观文化的表达手法 | 第46-73页 |
| 第一节 再现 | 第46-49页 |
| 1 再现中国古典园林 | 第46-47页 |
| 2 再现西方古典元素 | 第47-49页 |
| 第二节 描述 | 第49-54页 |
| 1 描雕塑 | 第49-51页 |
| 2 述文字 | 第51-54页 |
| 第三节 积淀 | 第54-59页 |
| 1 草木的时空积淀 | 第55-57页 |
| 2 场所的时空积淀 | 第57-59页 |
| 第四节 意象 | 第59-72页 |
| 1 山水意象 | 第60-66页 |
| 2 门 的意象 | 第66-69页 |
| 3 街巷意象 | 第69页 |
| 4 庭院意象 | 第69-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语 | 第73-75页 |
| 附录 | 第75-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