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文摘 | 第6-7页 |
英文文摘 | 第7-8页 |
中英文关键词 | 第8-9页 |
标题: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基本特征 | 第17-34页 |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18-25页 |
1、纪律精神 | 第18-21页 |
2、牺牲精神 | 第21-23页 |
3、自律精神 | 第23-25页 |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25-34页 |
1、以“理性替代神性”为道德准则 | 第25-26页 |
2、以造就“有道德的人”为道德教育目标 | 第26-27页 |
3、以“道德事实”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基础 | 第27-28页 |
4、以“科学和历史教学”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 | 第28页 |
5、以“养育一般性的道德倾向”为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 第28-29页 |
6、以“热心和诚意”关注学校道德教育,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态度 | 第29-30页 |
7、以“引导和解释”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30-31页 |
8、以教师的“爱护和友谊”为学校道德教育最好的奖赏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 | 第34-68页 |
一、社会转型期呼唤变革和加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 | 第34-37页 |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培育一般性道德倾向的探寻 | 第37-57页 |
1、尊重、责任和公正精神的培育 | 第38-44页 |
2、合作、宽容和关怀精神培育 | 第44-50页 |
3、自主和自律精神的培育 | 第50-57页 |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要求的坚持 | 第57-68页 |
1、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 第58-60页 |
2、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 第60-62页 |
3、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 第62-65页 |
4、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和整合性 | 第65-68页 |
尾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