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氮肥施用与环境现状 | 第13-16页 |
·我国氮肥施用概况 | 第13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3-14页 |
·太湖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太湖水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农田中化肥氮的去向 | 第16-20页 |
·当季作物对氮肥的表观利用率 | 第17页 |
·农田土壤中的残留 | 第17-18页 |
·化肥氮的损失 | 第18-20页 |
·氨挥发损失研究 | 第20-26页 |
·稻田氨挥发过程机理 | 第20-21页 |
·氨挥发排放量 | 第21页 |
·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氨挥发的环境效应 | 第23-24页 |
·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的措施 | 第24-26页 |
·大气氮沉降 | 第26-32页 |
·农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的N_2O和NO_x | 第27页 |
·农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的NH_3 | 第27-28页 |
·非农田生态系统中NO_x的排放 | 第28页 |
·大气氮沉降及其环境效应 | 第28-32页 |
第二章 稻田氮肥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 第32-47页 |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32-33页 |
·供试土壤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氨挥发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处理设置 | 第34-35页 |
·水样分析 | 第35页 |
·稻田的氨挥发损失 | 第35-45页 |
·稻田的氨挥发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田面水NH_4~+-N浓度与氨挥发损失的关系 | 第37-39页 |
·施肥方法和表面膜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施肥时期的氨挥发损失 | 第40-43页 |
·施肥量对稻田氨挥发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稻田氨挥发量和氨挥发损失率的年际变化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麦田氮肥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 第47-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处理设置 | 第47-48页 |
·氨挥发测定方法 | 第48页 |
·麦田的氨挥发损失 | 第48-54页 |
·麦田的氨挥发动态变化 | 第48-50页 |
·麦田的氨挥发损失 | 第50-51页 |
·不同施肥时期的氨挥发损失 | 第51-54页 |
·麦季氨挥发量和氨挥发损失率的年际变化 | 第54-55页 |
·稻麦轮作条件下的氨挥发损失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稻麦轮作农田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氮肥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第57-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氨挥发测定方法 | 第57页 |
·试验处理设置 | 第57-58页 |
·稻田的氨挥发损失 | 第58-60页 |
·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氮肥氨挥发损失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氮肥氨挥发损失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麦季的氨挥发损失 | 第60-62页 |
·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麦田氮肥氨挥发损失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麦田氮肥氨挥发损失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稻麦轮作条件下的氨挥发损失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大气氮湿沉降与农田施氮的相互影响 | 第64-76页 |
·大气氮湿沉降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65页 |
·研究地降雨量的季节变化 | 第65-66页 |
·降雨量对大气氮湿沉降中氮的沉降量和平均浓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稻季大气氮湿沉降概况 | 第68-71页 |
·稻季湿沉降平均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68-69页 |
·稻季湿沉降量的动态变化 | 第69-70页 |
·稻季湿沉降中NH_4~+-N和NO_3~--N的差异 | 第70页 |
·稻季大气氮沉降量的年际差异 | 第70-71页 |
·麦季的大气氮湿沉降状况 | 第71-74页 |
·麦季湿沉降平均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71-72页 |
·麦季湿沉降量的动态变化 | 第72页 |
·麦季湿沉降中NH_4~+-N和NO_3~--N的差异 | 第72-73页 |
·麦季大气氮沉降量的年际差异 | 第73-74页 |
·稻麦轮作下大气氮湿沉降差异 | 第74页 |
·大气氮湿沉降的年际差异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