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决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第2章 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资属性与市场行为第11-19页
   ·公路建设投资的基本属性第11-12页
     ·公路基础设施的属性定位第11页
     ·公路建设投资公共性的理论依据第11-12页
   ·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资结构第12-15页
     ·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发展趋势与资金来源第12-14页
     ·国有投资是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第14-15页
   ·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行为第15-19页
     ·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第16-17页
     ·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第17-19页
第3章 中外公路建设投资监管比较分析第19-26页
   ·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第19页
   ·发达国家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第19-20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模式第20-21页
   ·我国公路建设投资监管的组织体系第21-22页
   ·中外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政策比较第22-24页
     ·中外公路建设监管体制比较第22-23页
     ·中外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制度比较第23-24页
   ·外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4-26页
第4章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决策分析第26-51页
   ·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第26页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的薄弱环节第26-30页
   ·我国公路建设的国有投资监管决策优化分析第30-43页
     ·决策优化分析模型选择第30-31页
     ·层次分析法(AHP)原理第31-35页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第35页
     ·我国公路建设的国有投资监管的层次分析第35-42页
       ·专家权数的确定第36-37页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环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第37-42页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决策重点第42-43页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6页
     ·监管体制问题第43-44页
       ·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第43-44页
       ·投资体制四位一体第44页
       ·监督体制疲软乏力第44页
     ·监管制度问题第44-46页
       ·重建设轻管理第44-45页
       ·侧重事中忽视事前第45页
       ·对社会监督力量激励缺失第45页
       ·对公职人员激励不足第45-46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出现薄弱环节的主要原因第46-51页
     ·政企不分第46页
     ·激励不兼容第46-47页
     ·论证不充分第47-48页
     ·信息不对称第48-49页
     ·监督不到位第49-51页
第5章 我国公路建设国有投资监管决策建议第51-63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的基本原则第51-52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的基本思路第52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的基本原理第52-57页
     ·我国公路建设市场及其行为的监管原理第52-53页
     ·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管原理第53-57页
       ·我国公路建设领域滋生腐败的机理第53-55页
       ·产生腐败的成本收益决策树模型第55-56页
       ·治理腐败的举措第56-57页
   ·我国公路建设监管决策建议第57-63页
     ·监管体制决策建议第57-59页
       ·公路勘察设计、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第57页
       ·筹融资管理差异化第57-58页
       ·政府调控行业化第58页
       ·监督体系独立化第58-59页
     ·监管制度决策建议第59-63页
       ·建立健全勘察设计等项目前期的监管制度第59-60页
       ·建立咨询专家库和政府委托代理制培育咨询市场第60-61页
       ·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和保证金制度第61页
       ·试行公路建设资金企业化监管的制度第61页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第61-62页
       ·完善社会保障和激励制度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63-64页
   ·结论第63页
   ·本文的特色第63页
   ·展望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
下一篇:品牌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