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当前国际上海运反恐立法的概况 | 第9-25页 |
·恐怖主义的概念 | 第9-12页 |
·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 | 第9-10页 |
·我国现有法律对恐怖主义的定义 | 第10-12页 |
·国际海运反恐立法的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 第12-25页 |
·美国海运反恐立法的概况及其未来趋势 | 第12-19页 |
·C-TPAT计划 | 第14-15页 |
·CSI计划 | 第15-16页 |
·“24小时规则” | 第16-18页 |
·美国海运反恐立法的未来趋势 | 第18-19页 |
·其它国家及地区的海运反恐立法概况 | 第19页 |
·国际海运反恐公约的立法概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第19-25页 |
·1974年SOLAS公约的修正案及ISPS守则 | 第20-22页 |
·SCS决议 | 第22-24页 |
·国际海运反恐公约的立法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第2章 我国进行海运反恐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第25-28页 |
·进行海运反恐立法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是保证海运业健康安全发展的需要 | 第25-26页 |
·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 第26-27页 |
·是完善我国海事立法工作的需要 | 第27页 |
·进行海运反恐立法的意义 | 第27-28页 |
第3章 制定我国海运反恐法律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 | 第28-34页 |
·制定海运反恐法律的指导思想 | 第28页 |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的定性 | 第28-29页 |
·制定海运反恐法律应遵循的原则 | 第29-34页 |
·维护主权原则 | 第30-31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1页 |
·适时性原则 | 第31-32页 |
·稳定性、连续性原则 | 第32页 |
·明确性原则 | 第32页 |
·平衡立法原则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的框架建议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34-40页 |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的调整对象 | 第34页 |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的框架建议 | 第34-35页 |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35-40页 |
·公法范围内的主要内容 | 第35-38页 |
·私法范围内的主要内容 | 第38-40页 |
第5章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宜采用的表现形式 | 第40-43页 |
·法的表现形式的定义 | 第40页 |
·我国海运反恐法律宜采用的表现形式 | 第40-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