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一) 教育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二) 心理学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2.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 第14-16页 |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和数学教育的相互作用 | 第16-24页 |
(一) 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 第16-19页 |
1. 动力功能 | 第16-17页 |
2. 维持和调节功能 | 第17-18页 |
3. 补偿功能 | 第18页 |
4. 定型功能 | 第18-19页 |
(二) 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育的作用 | 第19-21页 |
(三) 数学教育在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中具有重要 | 第21-24页 |
第四章 数学教育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用 | 第24-48页 |
(一) 培养学习兴趣 | 第24-39页 |
1.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4-35页 |
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5-39页 |
(二) 激发学习动机 | 第39-42页 |
1. 有关动机理论 | 第39-40页 |
2.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 第40-42页 |
(三) 意志品质的培养 | 第42-44页 |
(四) 注重情感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第44-46页 |
(五) 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