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一、 理论溯源 | 第10-21页 |
1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 第10-14页 |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 第11-12页 |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 第12页 |
·二者融合的趋势 | 第12-13页 |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与自我效能、集体效能研究的对应 | 第13-14页 |
2 从个体心理到团体心理 | 第14-18页 |
·冯特--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 第15页 |
·精神分析学派--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 | 第15-16页 |
·勒温学派--格式塔整体研究和团体动力学 | 第16-17页 |
·转变的共同特征及与由自我效能向集体效能研究过渡的比照 | 第17-18页 |
3 从自我效能到集体效能 | 第18-21页 |
·理论完善的需要 | 第18页 |
·因果决定观的突破 | 第18-19页 |
·存在观的转变 | 第19-20页 |
·社会文化观的更新 | 第20-21页 |
二 论点概要 | 第21-41页 |
1 集体效能的界定 | 第21-25页 |
·集体效能--人类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21-23页 |
·集体效能与其他团体心理概念 | 第23-25页 |
2 集体效能的操作化 | 第25-28页 |
·集体效能测量方法 | 第25-26页 |
·集体效能量表编制 | 第26-28页 |
3 集体效能对团队功能的影响:几个领域的研究 | 第28-36页 |
·教育组织 | 第28-30页 |
·城市社区 | 第30-31页 |
·生产组织 | 第31-33页 |
·军事组织 | 第33-34页 |
·政治组织 | 第34页 |
·运动组织 | 第34-36页 |
4 集体效能的理论共识 | 第36-41页 |
·集体效能信念形成和改变的社会认知视角 | 第36页 |
·塑造效能的团体信息源 | 第36-38页 |
·集体效能对团体工作的影响机制 | 第38-41页 |
·直接影响 | 第39页 |
·间接影响 | 第39-41页 |
三 实验研究 | 第41-50页 |
1 方法 | 第41-44页 |
·被试 | 第41-42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42页 |
·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实验程序 | 第43-44页 |
2 结果 | 第44-48页 |
·竞赛动机、对队友的知觉和锻炼频率 | 第44页 |
·集体效能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集体效能对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运动时间测量 | 第46-47页 |
·最大心率测量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4 结论 | 第50页 |
四 总结与展望 | 第50-58页 |
1 集体效能研究简评 | 第50-56页 |
·集体效能在团体心理研究的定位 | 第50-52页 |
·集体效能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第52-55页 |
·集体效能研究的贡献 | 第52-54页 |
·集体效能研究的局限 | 第54-55页 |
·集体效能研究的启示 | 第55-56页 |
2 集体效能研究的本土化及其发展前景 | 第56-58页 |
注释 | 第58-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