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子 | 第6-8页 |
第一章 社会新闻概说 | 第8-13页 |
一、 什么是社会新闻 | 第8-10页 |
二、 社会新闻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 社会新闻的主要功能 | 第11-12页 |
四、 对社会新闻认识的几个误区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经济发展:社会新闻生长的土壤 | 第13-23页 |
一、 经济发展给社会新闻搭建起表演舞台--大众化报纸产生 | 第13-14页 |
二、 经济发展给大众化媒体提供了充足的乳汁--广告 | 第14-17页 |
三、 经济发展使社会新闻成为百姓精神消费的食粮 | 第17-20页 |
四、 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态促进社会新闻增添新亮点 | 第20页 |
五、 经济利益,不良社会新闻的诱发剂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政治因素:社会新闻难以逾越的樊篱 | 第23-30页 |
一、 不同国家性质制约着媒体的不同追求目的 | 第23-24页 |
二、 不同制度下媒介的不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影响社会新闻的总貌 | 第24-26页 |
三、 媒体行为是法制框架内的权利 | 第26-28页 |
四、 政治民主化程度更多地影响批评报道的面貌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文化因素:社会新闻价值考量的标尺 | 第30-40页 |
一、 什么是文化 | 第30-31页 |
二、 文化因素对社会新闻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三、 社会新闻的兴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结果 | 第34-35页 |
四、 从文化特性看社会新闻 | 第35-38页 |
五、 “性闻”泛滥,当前文化变迁中的新闻怪胎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科技进步:展现社会新闻魅力的平台 | 第40-43页 |
一、 科技对社会新闻价值判断的影响 | 第40页 |
二、 科技给社会新闻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0-42页 |
三、 科技给人类心灵带来的负效应对社会新闻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受众观念:孵化社会新闻的温床 | 第43-50页 |
一、 “受众本位”观念的确立是社会新闻受重视的前提 | 第43-45页 |
二、 受众的特殊心理感受为社会新闻的消遣性找到恰当注脚 | 第45-47页 |
三、 受众观念的确立导致社会新闻人文意识的加强 | 第47-50页 |
第七章 社会新闻的发展趋势 | 第50-54页 |
一、 社会新闻正面临受众信息所需求 | 第50-51页 |
二、 受众信息价值取向的新变化要求社会新闻与之相适应 | 第51-53页 |
三、 加强道德观念,注重精神提升 | 第53-54页 |
引文注释 | 第54-57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